2025广西贵港桂平市江口中心卫生院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以组织文化和组织经营业绩为标准,科特尔和赫斯科特将组织文化分为策略合理型、灵活适应型和()。
A.僵化型
B.强力型
C.活力型
D.官僚型
【答案】:B
【解析】以组织文化和组织经营业绩为标准,科特尔和赫斯科特将组织文化分为策略合理型、灵活适应型和强力型。策略合理型组织文化强调组织文化要与企业经营策略合理匹配;灵活适应型组织文化能使组织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强力型组织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组织经营业绩起到重要作用。而僵化型并非科特尔和赫斯科特分类中的类型,活力型通常不属于该分类范畴,官僚型同样不是此分类下的内容。所以正确答案是强力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是()的价格机制。
A.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政府宏观调控
B.由自由市场自发调节
C.以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价格
D.通过调控,达到公平合理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其价格机制既不是完全由自由市场自发调节,因为这样会导致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等问题,无法保障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也不是单纯以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价格,政府过度干预会抑制市场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要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根据供求关系、竞争状况等因素形成合理的价格,同时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保证价格的稳定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通过调控达到公平合理是价格机制运行的目标,但不是价格机制本身的内容。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政府宏观调控的价格机制。
3、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辞恳切,用意深远,意在()。
A.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民国政府
B.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本领
C.振奋师生的爱国斗志
D.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职业身份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所提问问题意图的理解。1935年处于特殊历史时期,民族面临严重危机。所问的“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三个问题,核心围绕爱国展开。当时面临着民族危机,需要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与斗志,这些问题能够唤起师生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从而振奋他们的爱国斗志。而民国政府在当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且题干重点在于强调爱国方面,并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民国政府;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错误思潮,当时并未体现揭示其本质的相关内容;题干中也未涉及引导学生正视自己职业身份的信息。所以所问的这三个问题意在振奋师生的爱国斗志。
4、2021年6月9日,司法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将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开展()活动。
A.乡村振兴,你我有责
B.乡村发展,法治同行
C.乡村振兴,法治同行
D.乡村发展,你我同行
【答案】:C
【解析】2021年6月9日,司法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推进乡村依法治理。而“乡村振兴,你我有责”重点强调个人对乡村振兴的责任,但并非司法部开展活动的名称;“乡村发展,法治同行”“乡村发展,你我同行”与官方开展的活动名称不符。所以正确答案是与官方活动名称一致的表述。
5、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呈现上涨态势,对居民生活消费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
A.大米、玉米等粮食的消费量增加,推升替代品价格
B.农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大量减少对农产品的消费
C.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成本增加,导致其价格上涨
D.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围绕小麦价格上涨这一情况,结合经济学相关原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小麦价格上涨,会使居民减少对小麦的消费。因为大米、玉米等粮食与小麦互为替代品,根据需求定理,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所以大米、玉米等粮食的消费量会增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推动替代品价格上升,这符合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即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所以即便农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也不会大量减少对农产品的消费。题干中仅表明小麦价格出现上涨势头,并未提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成本增加的相关信息,该项与题干所给信息无关。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小麦价格上涨,会使居民食品支出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会有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