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ocx
文件大小:19.3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38千字
文档摘要

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公立医院医疗收入与病种、病患数量、治疗成本等业务密切相关。推动业财融合,有助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实现数据共通,实现财务资源精细化配置,助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内涵

公立医院业财融合是将医院诊疗业务工作与医院财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管理模式。业财融合强调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战略目标协同、具体目标一致,共同服务于医院长远战略规划。强调信息融合,实现数据共享,业务部门的诊疗数据、药品耗材、设备损耗以及财务部门的收支数据、预算执行等实现信息互通。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全过程控制为手段,以全方位管理为内容的现代管理模式。现有研究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本质上是资源配置,即通过重新分配责任、权利来实现组织内部管理。在公立医院中,全面预算管理涵盖医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等多个方面,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必然性

一、国家政策的推进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强化预算管理与监督。这一举措旨在规范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提高资金与资源的利用效率,强调预算管理是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必然之举。公立医院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才能适应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求,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质量。

二、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对公立医院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推动服务质量的提升。公立医院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社会团体,公益性是其核心属性,是立院之本。但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追求效益同样不可或缺。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节点。如何在坚守公益性的同时,成功转型为“质量效益型”医院,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现实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助力战略有序落地

公立医院需要在考虑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各种因素后,根据新医改的要求和自身发展愿景,以确定在医疗服务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和目标。预算部门则将长期战略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目标,并细化为具体的年度预算目标和季度、月度计划。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转变为具体的、有步骤的、可操作实施的具体任务,使医院全体员工为医院长期战略目标努力,如此,不仅可以达到预算管理目标,还可以实现医院的长期战略目标。

二、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显著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削减运营成本。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医院可以定期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展开系统的盘点与规划,精准预测并把控资金的流动情况。同时,依据各科室及各项目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全力保障关键项目的资源供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

三、防范财务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精细核算医院成本,有助于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从而有效降低支出成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增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此外,还能够对医院运营过程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如资金流动风险、预算执行风险等,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与评估。通过将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合理管控债务规模,确保医院财务状况的稳定。

四、信息沟通与协调合作

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部门能够获取医疗部门收入、成本、工作量等数据,业务部门也能够了解财务成本预算等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得与积累,让财务部门不仅能分析医院收支结余、资产负债等指标,还能分析床位使用率、患者治愈率等医疗业务指标,为医院决策提供科学的财务数据分析。

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与医院战略目标脱节

首先,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层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通常只审批预算,而未从编制角度将预算管理的目标与医院长期战略目标进行关联,如学科建设、服务质量提升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导致预算资源分配与战略重点不匹配。其次,短期导向明显。预算管理过于关注短期财务指标,而忽视长期战略目标,如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财务预算的规划与控制体系中暴露出显著短板。其一,预算决策流程不完善,致使预算管理在契合整体战略规划以及提升决策效率方面存在不足。其二,管理规范尚未实现标准化,预算编制、执行、审查和反馈机制要么付诸阙如,要么尚不完善。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使得预算管理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开展,难以充分发挥其监督与管控效能,进而对公立医院的资源分配合理性以及运营效率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预算编制不科学

公立医院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