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docx
文件大小:19.3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46千字
文档摘要

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立足初中历史课堂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具有积极意义。项目化学习强调在体验和探究中解决真实的复杂问题。文章主要探讨如何结合学情与地域特色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新途径,进而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关键词]家国情怀;项目化学习;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相较其他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情感认同,它是深层次的、抽象化的。项目化学习为涵养家国情怀提供了一条新路径。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特定的项目活动,让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落实。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有效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结合乡土资源,落实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教育包含热爱国家与热爱家乡两个部分,对于每位中华儿女来说,乡土情结是他们内心深刻的、共同的情感追求。历史教材中包括许多乡土历史,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乡土资源是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尤其是南京这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可利用的乡土资源众多。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感。例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南京的乡土资源开展项目化学习。

(一)确定主题,预设目标

项目化学习需要依据课标、学情、地方特色等来确定恰当的、可研究与可实施的主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这一时期的历史可结合南京的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与东晋南朝的历史紧密相关。结合课标要求,可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知道东晋南朝的朝代更替史实,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与表现,以及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灿烂的科技与文化。以此可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确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自豪感以及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感。另外从学情来说,南京作为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家乡,学生对其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对其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原因以及其有关六朝的历史缺乏了解。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将“走进建康城——东晋南朝时期的变迁与发展”作为此次项目化学习的主题,以南京的古称“建康”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建康城的发展,并由此探究东晋南朝时期的变迁与发展。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引领学生寻找蕴藏其中的中华文明之根,铸就民族之魂。

(二)任务驱动,活动实施

在项目化学习中,将“走进建康城——东晋南朝时期的变迁与发展”这一项目化学习主题分为“六朝古都地——东晋南朝的政权更迭”“江南佳丽地——江南地区的开发”“王气应瑶光——东晋南朝的科技与文化”三个子项目。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这三个子项目都从与南京有关的古诗词入手,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如李白的“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谢朓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李商隐的“金陵王气应瑶光”等诗词,无一例外地反映了南京作为古都的悠久历史与繁华。具体任务包括:通过实地考察南京有关六朝的遗迹,如乌衣巷、五马渡等,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及其政治情况;通过参观六朝博物馆,结合其中的展品认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查阅祖冲之、王羲之、顾恺之等名人在南京生活时期的事迹,了解东晋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以任务驱动,促进项目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完成了历史学习任务,又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使得家国情怀落地生根。

(三)呈现成果,评价过程

项目化学习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强调学生项目研究成果的设计与展示。项目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文字报告、手抄报、视频制作、剧本创作等方式。在第一个子项目中,部分学生寻访了乌衣巷,了解了东晋乃至整个南朝时期的政治情况,理解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含义,还拓展了东晋南朝时期的王氏家族与谢氏家族的课外知识,感叹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部分学生查阅了在五马渡发生的历史故事,了解了司马睿创建东晋王朝的史实。在第二个子项目中,以六朝博物馆中的文物,如龙骨水车、瓷器、陶俑等,论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当时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第三个子项目中,以历史人物为突破点,学生通过六朝博物馆中的“六朝人杰”展厅,了解其中的人物与他们的成就。每个小组都派代表进行汇报,并在课堂上交流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最后,学生完成了一篇完整的主题为“六朝旧事,一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