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培训与培训体系理论基础4800字】.docx
文件大小:427.7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5.53千字
文档摘要

致谢

PAGE

PAGE26

培训与培训体系理论基础综述

1.1培训

(1)培训

培训是指采用培养加训练的方式让参与培训者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改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从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并胜任岗位工作。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雷蒙德·A·诺伊(RaymondA.Noe)?指出培训是公司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帮助员工学习与工作有关的能力、知识、技能,创造工作业绩,这是创造智力资本的一种方式。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教授托马斯·S·贝特曼(ThomasS.Bateman)把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般性培训和发展性培训,一般性培训的重点是使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懂得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发展性培训的重点是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技能,使他们既能做好目前的工作,又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培训本质上是一项系统的智力投资。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人力资本价值,提高公司绩效,获得投资收益。它不同于其他投资活动,因为它是系统的,员工培训是由讲师,学员,教材这三种培训要素组成的系统。企业培训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提出的ASK模型,将培训分为三大版块即Attitude态度,Skills技能,Knowledge知识。根据企业内部不同培训者的岗位又将培训分为三类:新员工入职培训,在职员工培训,管理层培训。知识是培训体系中关键的要素之一,这些知识和技能都需要整理、归纳、存储和不断更新,让企业员工最终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2)培训方法

常用培训方法有:讲授法,视听技术法,操作示范法,工作指导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网络课程学习法等。

①讲授法:是指培训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学员传授知识,期望他们记住重要的概念和具体的知识。

②视听技术法:指培训师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如投影仪、视频、电视、电影、电脑等工具)对学员进行培训。

③操作示范法:即培训师向学员演示某项技能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

④工作指导法:工作指导法在企业中应用广泛,指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直接管理者对学员进行培训。如果是单一的一对一的现场个别培训,则称为企业普遍采用的师徒培训。负责指导的师傅的任务是给学员讲解或演示如何标准完成某项工作。这种方法必须有详细完整的教学计划,以及指导要点:一是关键工作环节的要求;二是做好工作的原则和技巧;三是必须避免和防止的问题和错误。

⑤案例研讨法:指根据自身或其它企业出现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学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某些意识,产生新知识。它更适合于管理者的培训或解决一些管理难题。

⑥角色扮演法: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参与者扮演一定的角色,借助角色演练了解角色的内容,模拟工作事务的处理,从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⑦网络课程学习法:指企业将文字、图片、录像资料等培训资料放到网络平台上,形成线上课堂,供员工学习。

⑧游戏法:通常用在企业的团队精神,学员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开发学员潜能等培训中,在目前的企业团建,户外拓展培训中经常用到。

(3)企业培训原则

①战略性:企业培训应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培训应从战略的角度组织,不能局限于某个培训项目或某个培训需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重点培训对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员工,如领军人才、管理人才、骨干员工,优先培训急需人才。

②全员性: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所以全体成员都需要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管理层和员工层都必须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进行自我进步。

③系统性:员工培训是一项全面贯穿全体员工职业生涯的系统工作,全方面提供员工成长过程所需的基础训练、素质训练、技能训练。

④长期性和持续性:人才发展和智力投资需要长期性和持续性,不可急功近利。

⑤制度化:建立健全的培训管理制度,使培训例行化、制度化,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⑥主动性:注重员工的参与和互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⑦效益性: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需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效益的大小,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等问题,必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工作绩效。

(4)企业培训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培训流程包括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标准,明确培训对象,设计培训课程,选择培训方法,准备培训条件,实施培训计划,和评估培训成效。

1.2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是为达到一定的培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