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 .docx
文件大小:22.76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97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师所享有的“管理学生权”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A.领导

B.主体

C.主导

D.组织

【答案】:C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

A.形势政策教育

B.校园文化活动

C.思想政治理论课

D.党团活动

【答案】:C

3.学生具有违纪行为,应当以()为主确应给予纪律处分的,有关部门必须查明事实违纪。事实不清的,不予违纪处分。

A.谈心谈话

B.警告

C.通知家长

D.批评教育

【答案】:D

4.班级信息管理的主要途径有人脉系统、书面系统和网络系统,下列

A.电话通知

B.学生的思想汇报

C.班会通知

D.E—mail通知

【答案】:B

5.学生党支部较多的院(系)党委,可设立(),统筹协调院(系)学生党建工作,直接指导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

A.党委会

B.党组织

C.党小组

D.学生党总支

【答案】:D

6.“为科学而生活”的办学理念以及“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自由教育思想突出的是高等学校()。

A.培养通才的职能

B.培养专才的职能

C.社会服务的职能

D.发展科学的职能

【答案】:D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可以反映教师的职业具有的一个特征是()。

A.长效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独立性

【答案】:B

8.()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

A.自我强化

B.自我奖惩

C.自我效能

D.内在动机

【答案】:C

9.教师多上课、参加各种教学竞赛、老教师指导及同行听课等较适合培养青年教师的()。

A.课堂教学能力

B.科学研究能力

C.社会服务能力

D.指导学生能力

【答案】:A

10.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与“增强学生参与的教学原则”要求相悖的是()。

A.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互活动,增加学生的话语机会

B.教师经常有效引导学生疑问、质问和反问

C.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压缩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研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

D.教师把“讲清、讲深、讲透”作为自己的最高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学生始终扮演着“静听者”的角色

【答案】:D

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依法执教

D.教书育人

【答案】:D

12.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C)。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C.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D.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答案】:D

1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

A.自然发展的过程

B.被动生成的过程

C.自主建构的过程

D.被动发展的过程

【答案】:C

14.教师的威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但其威信一旦形成,即具有其()。

A.波动性

B.外显性

C.稳定性

D.强烈性

【答案】:C

15.心理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开始由二元转向多元,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A.尽责期阶段

B.墨守成规期阶段

C.自治期阶段

D.自我保护期阶段

【答案】:D

16.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奥苏伯尔

【答案】:C

17.在高校教师的激励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激励的递进性原则

B.以上全选

C.激励的协调性原则

D.激励的多样性原则

【答案】:B

18.我国政府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A.传播交流文化

B.创造更新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

D.筛选保存文化

【答案】:A

19.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的根本。

A.育人为本

B.以德兴教

C.以德治国

D.依法执教

【答案】:B

20.下列选项中教育社会性质根本标志的是()。

A.劳动技术教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答案】:C

21.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将客观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特征的什么属性()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整体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