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政策下汽车行业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实证计算分析案例综述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着可量化、科学性、可获得性的原则利用财务指标构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更全面的反应供应链的整体状况,选择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的22项指标,并进行分级量化处理,见下表。
表5-21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初级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描述
盈利能力
总资产利润率(%)
利润总额/资产平均总额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成本
销售净利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
销售毛利率(%)
(销售收入-产品成本)/销售收入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净资产总额
成长能力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增长率(%)
(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净资产增长率(%)
(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总资产增长率(%)
(本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
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次)
营业收入/存货余额
总资产周转率(次)
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总额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利息支付倍数
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行业地位
净资产收益率行业排名
主营业务收入行业排名
2.指标的选取
选取的财务指标应尽可能的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然而指标的数量过多,也会带来一些冗余和重复的信息,并增加了模型计算的难度。参考已有的风险评价体系[30,31],并考虑各个财务指标的意义,将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主营业务收入行业排名等指标剔除,最终确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表5-22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盈利能力
总资产利润率(%)x1
成本费用利润率(%)x2
销售净利率(%)x3
净资产收益率(%)x4
成长能力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5
净利润增长率(%)x6
总资产增长率(%)x7
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x8
总资产周转率(次)x9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x10
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x11
现金比率(%)x12
利息支付倍数x13
资产负债率(%)x14
行业地位
净资产收益率行业排名x15
3.样本选取
为研究汽车行业2020年复工复产前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状况,本文选取了汽车供应链的22家整车制造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企业信息见下表,分别选取了这些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财务指标数据(数据来源:新浪网),数据处理使用SPSS软件。
表5-23样本企业的股票名称
1.ST安凯
2.中国重汽
3.一汽解放
4.长安汽车
5.上汽集团
6.东风汽车
7.广汽集团
8.比亚迪
9.长城汽车
10.江铃汽车
11.福田汽车
12.宇通客车
13.中通客车
14.江淮汽车
15.曙光股份
16.金龙汽车
17.ST海马
18.小康股份
19.北汽蓝谷
20.亚星客车
21.中国铁物
22.ST力帆
注:依据2020年9月全部22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排名顺序填写。
汽车供应链是一个以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企业,以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上游企业,以销售企业为下游企业的庞大集成化产业。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是各汽车企业之间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核心企业的风险状况对整个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核心企业进行风险评价可以反映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状况。
依据表5-22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22家整车制造企业(即核心企业)两个季度的15个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描述统计[32],见表5-24、表5-25。
表5-24第一季度指标变量的描述统计量
财务指标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总资产利润率(%)x1
-7.0165
1.2825
-0.696627
1.6039564
成本费用利润率(%)x2
-75.4099
5.8807
-9.661209
17.6546307
销售净利率(%)x3
-362.3285
5.3923
-24.154927
76.4041177
净资产收益率(%)x4
-26.6700
3.6200
-2.853468
6.5210933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5
-74.8847
510.7294
-15.848436
118.5608090
净利润增长率(%)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