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中国制造业、汽车业和
能源业转型
2025年5月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跨行业趋势 4
第二章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转型 9
第三章汽车业: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出行 20
第四章赋能可持续发展:探秘中国的AI驱动能源革命 32
结论 45
前言
漫步在上海最繁华的街道上,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头顶树上传来鸟儿清脆的鸣叫,它们的歌声丝毫未被路上电动汽车几乎无声的嗡鸣所打断。在北京,空气污染达到危险水平的日子
已一去不复返。在广东,采购专家们寻找工厂来生产高质量的专业产品,然后运往世界各地。放眼全国,14亿人互联互通、轻松实现掌上购物、视频观看和销售管理。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数字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制造业、汽车行业和能源行业。本报告将探讨影响这些关键行业的主要趋势、挑战和机遇。
如今,有三股主要力量正在重塑这些行业:数字化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和高级分析)、可持续发展倡议(响应“双碳”目标)和服务整合(从生产转向全面解决方案)。
然而,上述每个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尤其是严重的人才短缺——预计到2025年,仅制造业就将面临450万智能制造工人的缺口,新能源行业更是对专业人才求贤若渴。
尽管中国在关键领域的全球地位逐渐加强——生产了占全球销量三分之二以上的电池,及占全球销量6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但是,汽车领域的价格战、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限制,以及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也为这些增长势头带来了考验。
成功应对这些转型和挑战的企业将是那些能够整合数字化能力、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并开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的企业,他们最终将在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产业格局中打造竞争优势。
IEA
中国汽车新闻
1
跨行业趋势
4
01介绍
在《中国制造2025》、“双碳”目标(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和2024年《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等政策倡议的推动下,中国的工业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市场力量(包括中产阶级需求增长、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正在加速推进这些变革,为这些相互关联行业中的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这些行业变革正在重塑企业开展销售、与客户互动和优化运营的方式。企业必须在拥抱数字化转型、智能自动化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同时,重新思考销售策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并提高运营效率,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下一节将探讨制造业、汽车业和能源业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它们如何适应变化,并借助数字化工具、数据驱动的洞察力和创新服务模式,来推动新的销售、改善客户互动并简化运营。
1
1《中国制造2025》
22024年《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
2
2024年
《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5|浅析中国制造业、汽车业和能源业转型
介绍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数字化转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质量控制和预测性维护系统可将生产效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转型人才短缺预计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其中半导体制造和自动化领域将受到严重影响1大规模定制平台实现个性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介绍
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
数字化转型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质量控制和预测性维护系统可将生产效率提高
可持续发展转型
人才短缺
预计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的专
业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其中半
导体制造和自动化领域将受到严重
影响1
大规模定制平台
实现个性化产品的
规模化生产
循环经济实践通过
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创造新的价值流
除了车辆销售之外,
智能联网车辆行业将产生
基于数据的新收入来源
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和
国际市场拓展等领域,对技术人才
的争夺非常激烈
将线上配置与线下
体验中心相结合,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模式兴起
电池回收和再利用创造可持续价值链
人工智能优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平衡
发电、储能和消耗
整合太阳能、风能
和储能技术的综合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提供个性化
能效解决方案的
家庭能源管理服务
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高级技术研究人员和跨学科专业人才极为抢手
制造业
汽车业
能源业
1.中国北汽新能源,人才短缺
6|浅析中国制造业、汽车业和能源业转型
跨行业趋势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融合可持续发展与碳目标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融合
可持续发展与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