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2030中国生猪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文件大小:40.18 K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6万字
文档摘要

2025-2030中国生猪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目录

TOC\o1-3\h\z\u2025-2030中国生猪行业发展数据预估 2

一、中国生猪行业现状分析 3

1、行业概况与产业链构成 3

生猪养殖行业的重要性及地位 3

生猪产业链从种猪繁育到商品肉猪的全过程 5

2、行业供需格局与价格走势 7

年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及价格变化 7

供需双升下猪价承压的原因分析 8

二、中国生猪行业竞争与技术革新 11

1、行业竞争格局与集中度变化 11

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提升与中小散户加速离场 11

行业集中度提升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2

2、技术革新与数智化转型 14

数智化养殖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必然趋势 14

智能化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案例与成效 17

三、中国生猪行业市场、数据、政策、风险及投资策略 19

1、市场前景与投资机会 19

未来五年生猪市场供需预测 19

投资机会与潜在增长点分析 21

2025-2030中国生猪行业投资机会与潜在增长点分析预估数据表 23

2、数据与政策环境 24

关键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政府扶持政策与调控措施解读 25

3、行业风险与投资策略 28

疫病风险、政策调控及市场波动风险分析 28

针对不同风险的投资策略建议 29

摘要

2025至2030年中国生猪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摘要显示,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已形成从种猪繁育到商品肉猪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生猪出栏量经历波动,但行业整体正逐步恢复产能。2024年生猪出栏量约为70256万头,存栏量降至42743万头,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为行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数智化转型成为行业必然趋势,政府多项政策如《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等推动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预计到2030年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智能化养殖通过构建算法模型,提升养殖精度和管理效率,降低劳动力需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企业已开展数字养殖项目。2025年,生猪市场面临供需两旺态势,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高位,预计全年生猪出栏量继续增长,但需求端消费复苏节奏及季节性波动成为关键变量,价格预计将在1416元/kg区间震荡。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大型养殖企业竞争优势凸显,中小养殖户需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未来,行业将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通过技术升级、管理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投资者可关注产能去化阶段的布局机会。整体而言,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潜力。

2025-2030中国生猪行业发展数据预估

年份

产能(万头)

产量(万吨)

产能利用率(%)

需求量(万吨)

占全球的比重(%)

2025

70000

6500

92.86

6600

55

2026

72000

6700

93.06

6800

56

2027

75000

6950

92.67

7050

57

2028

78000

7200

92.31

7300

58

2029

81000

7500

92.59

7550

59

2030

85000

7800

91.76

7800

60

一、中国生猪行业现状分析

1、行业概况与产业链构成

生猪养殖行业的重要性及地位

生猪养殖行业作为中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重要性及地位不言而喻。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不仅是生猪养殖大国,更是猪肉消费大国,生猪养殖业的稳健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生猪养殖业呈现出庞大的市场容量和持续增长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及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猪肉产量稳居全球首位。具体而言,2023年中国猪肉产量高达5794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强大实力,也反映了国内市场对猪肉产品的巨大需求。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对高品质、绿色健康的猪肉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进一步推动了生猪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生猪养殖行业的地位方面,其作为农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于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著。从上游的饲料生产、兽药疫苗研发到下游的猪肉加工、销售等环节,生猪养殖行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政府高度重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