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物述
态车
燥阳县职业技木学校
【教材分析】
《植物保护技术》是种植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能使学生掌握防治植物病虫害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科学地开展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农业优质高效栽培打下了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植物病害、病理程序、症状等概念。
(2)会区分病状和病征及掌握其类型。
(3)掌握病原类型及其引起病害类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专业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展示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植物病害、病理程序、症状等概念。
2、病状和病征的区分及类型。
【教学难点】
病状和病征的区分及类型。
【课程分析】
《植物病害概述》是本教材第二章《植物病害的
基本知识》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植物病害的概念,二是植物病害的症状,三是植物
病害的病原。对本章后两节内容起总领的作用。只有
学会了《植物病害概述》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识别病
害,为学习本章后两节的知识打下基础,更好的为农
业生产服务。有利于种植专业学生树立“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专业思想。
【教法分析】
由于本节课的概念多、概念的定义长、概念容易混淆,再加上“病状和病征的类型”这部分内容讲得比较细致,单凭传统的讲述法教学,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本节课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法、对比法、推导式、激励法、辅助多媒体教学等教法.具体应用如下:
【教学过程】
课前:1、发导学案,预习交流。
2、采集标本,田间考察。课中:3、明确目标,图片导入。
4、分组讨论,展示提升。
5、教师点评,课堂巩固
6、课堂检测,知识延伸课后:7、总结反思
下面咱们来看下我的操作步骤:
课前:1、课前发导学案,让学生目标明确,知道怎样做。
2、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田间采集标本并利用导学案和标本对本节内容进行课前总结。
课中:3、利用多媒体图片和教学图片,学生采集的标本自然导入新课,
4、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把组内讨论的结果上堂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外组的同学可以质疑提问,组内的成员也可以及时的进行了补充。
5、师生对学生展示结果进行点评,对表现优秀的进行表扬,并授予“学习之星”荣誉称号。如果学生总结的不完整,这时要师生共同进行完善,形成统一认识,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然后(这时出示一些相关图片)出云课学项练是让学生完成作业,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本节内
容进行总结,一个是完成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反履擎业我认为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成功之处】
1、突出了专业课的实践性
《植保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教学前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标本;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实物标本和挂图,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为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打下基础,这种做法效果确实很好。
2、人人参与、分组探究、引入激励,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在学习中,学生人人参与,分组探讨,再加上我对积极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激励学生的做法,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心态起了良好作用。
3、多媒体教学避免了病虫防治的季节局限
【存在问题】
本节课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感觉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学生心理素质差,自我展示不大胆,影响了展示效果,
2、让学生到田间采集标本受季节影响很大。
【努力方向】
1、课堂要在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团队协作上下功夫,深入研究找出规律,形成模式,这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根本途径。
2、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做、
多解决问题,进行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心。
3、利用多媒体教学,克服季节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