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紧急应对采购方案
2023
REPORTING
紧急采购背景与需求分析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策略
采购执行流程优化及风险控制
合同管理与履约保障措施
物流运输及配送方案设计
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制定
成本预算与控制策略部署
目录
CATALOGUE
2023
PART
01
紧急采购背景与需求分析
2023
REPORTING
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导致基础设施损坏、物资短缺、交通中断等。
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如疫情爆发,引发医疗物资紧张、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等问题。
如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造成人员伤亡、社会秩序混乱、物资供应受阻等。
03
02
01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紧急采购程序,确保关键物资和服务的及时供应。
快速响应
根据事件发展态势和实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策略。
灵活调整
优先保障受灾地区、受影响人群和关键领域的物资和服务需求。
优先保障
住宿和餐饮服务
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临时住宿和餐饮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
提供运输工具和相关服务,确保关键物资和人员的快速运输。
救援装备
搜救设备、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支持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生活必需品
食品、饮用水、日用品等,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医疗物资
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保障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
PART
0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策略
2023
REPORTING
分析现有供应商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在紧急情况下的可依赖程度。
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合作情况、评估结果等,以便快速查找和决策。
对现有供应商进行全面梳理,包括供应商类型、合作历史、产品/服务质量、价格水平、交货期、售后服务等。
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潜在供应商,如行业展会、专业网站、社交媒体等。
制定筛选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规模、实力、信誉、产品质量、价格水平等。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缩小范围,以便后续深入评估。
01
02
04
制定全面的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多个方面。
根据紧急采购的特点,调整评估指标的权重,突出关键指标的重要性。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排名,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03
PART
03
采购执行流程优化及风险控制
2023
REPORTING
设立紧急采购小组
组建具备快速决策和执行能力的紧急采购小组,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快速响应和采购执行。
制定紧急采购预案
提前制定针对不同紧急情况的采购预案,明确采购流程、供应商选择、合同条款等关键要素,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启动。
建立快速沟通渠道
与关键供应商建立快速沟通渠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物资或服务。
03
电子化采购系统应用
利用电子化采购系统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采购执行效率。
01
精简采购流程
在紧急情况下,适当精简采购流程,如缩短审批时间、简化招标程序等,以提高采购效率。
02
优先选用现有供应商
在紧急采购中,优先选用已有的合格供应商,以减少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时间成本。
风险评估与预警
合同条款明确
供应商履约监督
应急预案制定
在紧急采购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和影响程度。
加强对供应商履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及时交付所需物资或服务。
在紧急采购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以降低合同风险。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应对和解决。
PART
04
合同管理与履约保障措施
2023
REPORTING
明确采购物品或服务的规格、质量、数量、价格等关键要素,确保合同条款具体、明确,无歧义。
明确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为可能出现的合同争议提供解决方案。
设立合理的交货期和付款方式,考虑双方实际情况,确保合同执行顺利。
规范合同签订流程,包括合同草拟、审批、签署、盖章等环节,确保合同有效性。
建立健全的履约监管机制,对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计,确保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保障采购方的利益。
设立专门的履约监管部门或人员,负责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协调工作。
建立合同履行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在合同中明确纠纷处理方式和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对于一般性纠纷,优先采取协商和调解方式解决,以维护双方合作关系。
若协商和调解无果,可依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和资料,为仲裁或诉讼提供支持。
01
02
03
04
PART
05
物流运输及配送方案设计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