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自己的观点前,总习惯性否定一下别人。
为了显示自己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总是要习惯性否定一下别人,才表明自己的观点。比如别人说:“**的川菜味道不错,可以去试试。”他偏要说:“我觉得一点都不好吃,还死贵,不如去***。”慢慢地,就会失去朋友,也没人愿意分享。
2、透支自己的健康,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
明明白天就能完成的事,偏偏要拖到晚上通宵做,把自己搞得昏昏沉沉非常难受;明明应该运动减肥,偏偏迷信什么减肥药减肥茶,把自己喝进医院。总是用透支身体健康的方式,让别人看到自己装出来的努力,还把自己感动的不要不要。
3、过分独立,什么事都要自己来。
觉得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很丢脸,会低人一等。在很多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浪费很多的时间,可是明明只要问一下别人,五分钟不到就能解决的事情,偏偏一个人要研究很久,这不是独立,这叫偏执。不仅浪费时间,还徒增压力和焦虑。
4、喜欢花很长时间,制定很详细的计划。
把主要的心思没有用在计划的实行上,而是用在计划的制定上。这个计划还特别的不切实际,甚至精确到以分钟为单位,看起来很充实,实则非常鸡肋,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因为一点点的意外事件就能导致计划的难以实施,容错率非常低。
5、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还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拥有让自己和世界自洽的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但有的时候,你真的不能退。你以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实是别人在一步步突破你的底线,践踏你的自尊。很多事情,靠忍解决不了,只有重拳出击,让对方感觉到疼,面对你时,他才会生理性退缩。
6、拿着父母的钱疯狂消费,还嘲笑父母没有见过世面。
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那些不谙世事的儿童和青年身上,有太多的成年人,明明吸着父母的血,消费着父母为我们积攒的人脉、资源甚至金钱,但动不动就批评他们挂念落后、没见过世面,甚至厌恶他们那些感觉迂腐的道理,直到自己当了父母,才后悔于当初的幼稚。
7、年纪轻轻就说自己无欲则刚。
明明还很年轻,却假装一副看透世事的样子,其实只是为了偷懒,或者为可能到来的失败提前找好借口,但碰到有好处的事情,却比谁都着急,生怕漏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争取,想成功就要能忍受失败,想要好处就要先付出,明明没有王子公主的命,偏偏要摆王子公主的谱。
8、总是喜欢告诉别人各种“真相”,以为全世界就自己清醒。
别人说:“这个人好正能量啊!”他却不屑一顾:“都是镜头前为了博眼球的。”这样的人也许是出于好意,但更多是为了炫耀,炫耀自己的特立独行和观点犀利,要知道,别人愿意和你分享是因为信任,你总是这么煞风景,迟早没朋友,还被人记恨。
9、不能跟别人不一样,否则会被嘲笑。
别人用苹果手机,他也要用;别人熬夜通宵玩游戏,他也要玩;别人结婚了,他也不甘落后赶紧结婚。最后忽然发现,人生的大半辈子,都活在别人眼里。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最害怕的是在该收获的季节,误入了别人家的花园,还以为自己收获了整个秋天。
10、把“对自己好一点”当做抵挡一切的借口。
这个社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人们的消费合理化。比如“人就是要活得精致”、“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钱又带不进坟墓里”,被这些毒鸡汤坑害后,开始疯狂消费,觉得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有多少人,原本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如今却只有还不完的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