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1》课件_第3章 3.1.ppt
文件大小:872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13千字
文档摘要

3.1.5习题与实践1.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技术相对于文件系统阶段有哪些改进?(2)在数据库概念模型中实体的联系有哪几种?(3)什么是数据管理系统中数据与程序的相互独立性?(4)数据挖掘技术用于研究和解决哪些问题?(5)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有哪些?2.实践题(1)调研数据库技术和自己所学专业发展的联系、数据库技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影响和辅助作用,写一篇800字以上的综述。(2)参考例3-1,设计一个小型校园纪念品店的E-R模型。

?第3章数据库应用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2.掌握关系模型以及创建关系型数据库的方法;3.掌握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实现查询需求的方法;4.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3.1数据库技术基础3.1.1数据与数据管理3.1.1数据与数据管理1.信息与数据2.数据处理有效地把数据组织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储存、加工、计算、分类、检索、传输、输出等操作的过程3.数据管理数据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操作,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数据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数据共享、降低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使数据的处理和使用更加高效3.1.1数据与数据管理4.数据管理技术的历史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①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②数据的不一致性③数据与程序独立性仍不高用户1用户2学生选课程序学籍管理程序勤工俭学管理程序用户3学生课程文件学生学籍文件学生助学文件数据库系统阶段以下三件大事标志着数据库技术的诞生:?1968年IBM公司推出的层次模型的IMS数据库管理系统。?1969年美国数据系统语言研究会下属数据库任务组公布了关于网状模型的DBTG报告。?1970年IBM公司研究员E.F.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论文,提出了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开创了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研究,为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3.1.2数据库与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个仓库建立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之上,里面的数据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称DBMS)为管理数据库而设计的软件系统,负责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主要功能:(1)数据库定义(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存取(4)数据库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机制)(5)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3.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硬件软件操作系统DBMS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DBA等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实现数据共享(3)数据冗余度小,易于扩充(4)数据与程序独立(5)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5.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1)Access(2)SQLServer(3)MySQL(4)PostgreSQL(5)Oracle(6)DB23.1.3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概述概念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数据模型概述(1)数据模型的定义模型: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模拟和抽象(2)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数据世界现实世界指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据世界又称为计算机世界,是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进一步转换为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数据一、数据模型的概念(3)数据模型的二个层次概念模型数据模型2、概念模型(1)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2)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3)码(Key)也叫候选码或键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组称为码。(4)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5)实体集(Entity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实体间的联系(1)一对一联系(1:1)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2)一对多联系(1:n)(3)多对多联系(m:n)系与系主任专业与学生学生与课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