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1》课件_第3章 3.2~3.3.ppt
文件大小:2.11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5.42千字
文档摘要

3.2.6表结构的修改1.添加字段(1)在设计视图进行(2)在数据表视图进行2.删除字段(1)在设计视图进行(2)在数据表视图进行3.移动字段4.修改字段5.修改主键3.2.7规范化设计方法问题的提出:在进行实用数据库系统设计时,面临的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在建立一个比较复杂的数据模型时,表的数量是多好,还是少好?还是不多不少好?①直观上看,(a)的数据数量明显大于(b),说明可能存在数据冗余?②如果修改了某门课程的名字,例如将“C语言”改成“C++”,,会发生什么情况?③如果新增了一门课程“大学语文”?④如果“张敏”改选“高等数学”?规范化设计方法所谓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就是在进行关系模式设计时,通过投影或分解操作剔除属性间的不良依赖,将低一级的范式(NormalForm)向若干高一级范式转化的过程。常见的方法通过E-R图进行概要设计基于关系规范化理论进行设计于1971年由关系数据模型的创始人E.F.Codd首先提出E.F.Codd提出了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1974年Codd和Boyce共同提出了BCNF规范化程度更高的还有4NF、5NF第一范式(1NF)(1)“不可以有完全相同的元组,即集合中不应有重复的元组”。这一点可以通过主键的主属性非空及主键的唯一性保证;(2)“属性值必须为原子分量,不可再分”。第二范式(2NF)如果一个关系属于1NF,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则称该关系属于2NF。不符合2NF要求的关系符合2NF的关系第三范式(3NF)如果一个关系属于2NF,且每个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键,即非主属性之间无依赖关系,则称该关系属于3NF。不符合3NF的关系规范化的优点避免数据的插入、删除和更新异常,确保数据的一致性避免数据的冗余,使数据库的结构简洁、明晰当关系模式完全属于3NF,用户对记录值进行更新时就无须在超过两个以上的地方更改同一数值规范化的缺点关系模式中表的数目一般会有所增多DBMS进行连接查询时系统的复杂度和运行时间都有所增加3.2.8习题与实践1.简答题1)比较作为关系的“表”和Excel中的普通表格有什么差异?和Excel中的“列表”呢?(2)根据常用掩码定义字符,如果要添加一个“手机”字段,并设置输入掩码格式使输入时的显示格式为“13800138000”,应该输入怎样的掩码字符?(3)以平面结构组织数据的Excel和以关系结构组织数据的Access,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应用需求?(4)如果需要添加一个取值范围在一个区间之外的有效性规则,例如限制输入“成绩”的范围是小于60或大于90,应该怎么填写有效性规则?(5)实施参照完整性意味着在向对主表和从表中输入数据时,输入顺序上有什么隐含的要求?2.实践题(1)参考例题,创建“考试管理系统”空数据库,熟悉Access窗口主界面。(2)参考例题,创建STU、CLASS和SGRADE表。(3)参考例题,为“考试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三个表STU、CLASS、SGRADE建立关系。(4)设置Access选项尝试用“选项卡式”和“重叠窗口”方式显示文档的不同效果,改变文档显示方式的Access选项后要关闭当前数据库并重新打开后才能看到效果。3.2.8习题与实践3.3数据库设计3.3.1数据库设计过程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1)概念模型的要求(2)概念结构设计方法3.逻辑结构设计4.物理结构设计5.数据库实施6.数据运行和维护3.3.2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1.独立实体型到关系模式的转化独立实体型转化为一个关系(表),只要将实体名称作为表的名称,实体的码作为表的主键,其他属性转化为表的属性,同时根据实体属性的值域确定表的自定义完整性约束即可。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生日)2.1:1联系到关系模式的转化1:1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时,在两个实体型转化成的关系模式中的任何一个中增加另一个的主属性和联系的属性即可。院长(工号,姓名,性别,学院名称,任职时间,联系方式)学院(学院名称,办公电话,教学楼,办公楼)3.1:n联系到关系模式的转化1:n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时,需要在联系中的从方,也即n方,的关系模式中增加联系中的主方,也即1方,的关键字段,作为两者的公共字段,在n方中是外键。院系(系别,办公电话,所在教学楼,办公地点)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生日,在校时间)4.m:n联系到关系模式的转化m:n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时,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