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UbD模式的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9.5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7千字
文档摘要

基于UbD模式的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以“气候”为例,应用UbD模式开展专题单元复习,按照“分析课标要求—梳理知识技能—提炼核心概念—重组教材内容—提出基本问题”的路径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单元评估检测标准,并设计单元活动以达成目标,力求为一线教师突破重难点内容提供可操作的复习方法,为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UbD模式;专题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UbD”(UnderstandingbyDesign)理论是由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所提出的一种“追求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与“确定目标—组织教学—教学评价”的传统教学模式[1]相比,其提出了“逆向设计”“为理解而教”“基本问题”“大概念”等思想观念。具体而言,UbD模式强调“以终为始”的思想,教学设计过程从终点(即预期学习目标或希望做什么)出发,围绕重要概念、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组织课程内容;强调“评价先行”的思想,在开展课堂活动之前确定合适的评估方法(思考多种评估方法)以检测是否达成预期学习目标;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在逆向设计的单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讲授者转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单元活动设计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进而达到“以学定教”,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和有效性[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科学,“气候”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环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至关重要。为提高学生的深层次理解和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能力,笔者以“气候”为例进行基于UbD模式的专题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一、基于UbD模式的专题复习单元设计结构框架

基于UbD模式的单元设计首先要确定预期结果,即设计单元目标,包含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预期学生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理解的核心概念、思考的基本问题;其次,确定评估证据,即设计单元评估检测标准,通过表现性任务及其他证据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最后,设计学习体验,即设计单元活动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目标(图1)。

二、基于UbD模式的专题复习单元设计实践案例

1.确定预期结果——设计单元目标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单元教学的基本问题,思考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后预期能够理解哪些概念、原理、方法、思想及意义;学生是否能够消除之前存在的误解或厘清本不清晰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以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

分析课标要求,梳理预期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提炼出能统领零散知识技能的核心概念,据此重新架构初中地理教材中与气候相关的内容体系结构为“会识图→析影响→促迁移”三部分(图2),再通过指向大概念的基本问题促进学习发生,最终落实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表1)。

[E:\钟兴贵\241231-\地理教育2025第2期\地理教育2025第2期-数据\黄燕-2.eps图2“气候”复习单元内容体系结构]

2.确定评估证据——设计单元评估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落实“评价先行”的理念。单元评估是对目标和评估证据进行持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教师需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问题——学生真正理解的充分证据是什么?证据与目标是否匹配?结果是否足够明确?评估是否能准确区分真正理解和看似理解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任务以评估和检测学生的表现[3]。评估方式应多样化,基础知识类可采取传统的课堂问答、随堂检测、课后作业、单元检测、师生交流等方式;运用迁移类知识则可设计表现性任务,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表2)。

3.确定学习体验——设计单元活动

UbD模式认为最佳的教学设计应兼具吸引力和有效性,提倡运用“WHERETO”要素设计学习体验活动。W(Where/What)指确保学生了解所学单元的目标和原因;H(Hook/Hold)指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并保持注意力;E1(Equip/Experience/Explore)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验、工具、知识以及技能实现目标;R(Rethink/Revise)指为学生提供机会反思进展情况并进行修改;E2(Evaluate)指为学生评估进展和自我评估提供机会;T(Tailor)指量体裁衣,反映个人天赋、兴趣、需求;O(Organized)指合理组织,以使学生获得深刻理解[3]。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要素能帮助构建和检测单元设计,但无需固定单元设计的步骤和顺序。围绕“WHERETO”要素,本文进行“气候”专题复习单元活动设计如表3所示。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变暖于每年11月或12月而召开的会议,曾在印尼巴厘岛、印度新德里、肯尼亚内罗毕、波兰华沙、法国巴黎、南非德班、阿联酋迪拜等地召开。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