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年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型及分值分布
1.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2.填空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
3.实验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4.计算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5.综合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试卷内容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2.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
3.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下列关于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5.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
6.下列关于光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8.下列关于波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9.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10.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11.下列关于力学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12.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13.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14.下列关于电磁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1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15分)
1.物体的质量是______,它是一个______。
2.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大小是______,方向是______。
3.一个电阻器的阻值为______,当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时,其两端电压为______。
4.在单摆的振动过程中,摆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当光的频率超过______时,会发生光电效应。
三、实验题(20分)
1.实验目的:测定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秒表、刻度尺、重锤。
实验步骤:简要描述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重力加速度。
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验误差来源及改进方法。
2.实验目的:测定电阻的阻值。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
实验步骤:简要描述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阻值。
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验误差来源及改进方法。
四、计算题(30分)
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速度达到4m/s,求物体的加速度和2秒内通过的位移。
2.一个电阻器接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的阻值和消耗的功率。
3.一个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其周期为2秒,摆长为1米,求摆球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五、综合题(20分)
1.在一个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V,内阻为0.5Ω,外接一个电阻为2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的输出功率。
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推力,其大小为10N,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加速度。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试卷时间为90分钟,请合理安排时间。
3.满分为100分,祝考试顺利!
8.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9.填空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
10.实验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计算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2.综合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3.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4.填空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
15.实验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选择题
1.答案示例:
1题:A
2题:D
3题:C
4题:B
5题:B
6题:A
7题:D
8题:B
9题:C
10题:D
涉及UML类图、用例图、时序图等基础知识。
考察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及其适用场景。
测试学生对类成员可见性、关联多重度等概念的理解。
二、填空题
1.答案示例:
1题:设计模式
2题:用例图
3题:状态图
4题:序列图
5题:适配器模式
涉及UML图的基本类型及其作用。
考察学生对设计模式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的理解。
三、实验题
1.答案示例:
实验一:
(1)将发光物体A、凸透镜C、光屏调至同一高度,固定在光具座合适的位置上;
(2)调节发光物体A的位置,同时移动光屏直至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1;
(3)用凸透镜D替代凸透镜C,保持发光物体A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直至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