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物化学-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pdf
文件大小:3.93 MB
总页数:1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38万字
文档摘要

第十三章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DNA的生物合成

一、DNA的复制

二、反转录

三、DNA的损伤和修复

第二节DNA转录与转录后加工

一、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二、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mRNA的翻译及其后加工

一、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及特性

二、了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了解多聚核糖体的概念

三、了解多肽链的折叠与加工过程;

一、DNA指导下的DNA复制

?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发布者,它在如图的联系

中处于中心地位。

中心法则

一个中心(DNA),两个基本点(RNA和蛋白质)

中心法则的几个基本概念

?复制: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

对的原则,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

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

?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

RNA,即将DNA所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

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的过程。

?翻译:亦叫转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

的密码解读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过程。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

生成DNA的过程。

?DNA指导下的DNA复制

?RNA指导下的DNA复制

?DNA的损失与修复

核酸生物合成的一般规则

?Watson-Crick(沃森-克里克)碱基互补的

,DNA

原则通过拷贝预先存在的链(模板链

)来产生的。

?核酸链的合成方向只有一个:5ˊ?3ˊ。

?特异的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或RNA。

DNA复制的一般特征

①以亲代DNA两条母链作为模板,四种dNTP为原

料,还需要Mg2+;

②作为模板的DNA需要解链;

③半保留复制;

④通常需要RNA引物;

⑤复制的方向始终是’’;

53

⑥不是随机启动的,具有固定的起点;

⑦多为双向复制,少数为单向复制;

⑧半不连续性;

⑨具有高度的忠实性;

⑩具有高度的进行性。

DNA复制可能的三种模式

Messlson和Stahl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Messlson和Stahl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Messlson和Stahl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一、DNA的复制过程:(以大肠杆菌为例)

?双链的解开

?RNA引物的合成

?DNA链的延伸

?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1)复制的起始

①互相缠绕的双链母本DNA,解链作为模版

②起始因子、引物酶、DNA聚合酶等随后结合,复

制开始。

RNA引物

?DNA链不能从头合成

在DNA复制开始时必须先合成一小段RNA作

为引物(primer)

?从它的3ˊ羟基开始合成DNA链,这一过程叫作引发(

priming)。待DNA链或片段合成结束,再将引物切除

DNA链的延伸

DNA聚合酶Ш的催化下

?领头链

?随后链

冈崎模型

?冈崎片段

?半不连续复制

冈崎片段

在DNA复制过程中,领头链能连续合成,

而随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的多个短

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为冈崎片段。

④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复制终止)

当每个新合成的冈崎片段3ˊ端到达相邻的另一个冈崎片段5ˊ端

时,DNA聚合酶Ⅰ利用其5ˊ?3ˊ外切酶活性切除后者5ˊ端的

RNA引物,同时利用它的DNA聚合酶活性填补两个冈崎片段

之间的缺口。

DNA连接酶(ligase)将相邻的这两个冈崎片段的3ˊ羟基和5ˊ

磷酸基团连接起来。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