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及与性状的关系
考什么?怎么考?【2013.课标卷Ⅰ,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考纲解读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掌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即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心法则的全过程及应用等,预测2017年高考仍将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以上知识点。命题预测
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回顾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RNA的组成、结构与类型(1)RNA与DNA的区别①分布情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②分子链数:DNA多为双链,RNA多为单链。③碱基种类:DNA中有T(胸腺嘧啶)无U(尿嘧啶),RNA中有U(尿嘧啶)无T(胸腺嘧啶)。④染色情况: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将DNA染成绿色,将RNA染成红色。(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核糖、1分子磷酸和1分子磷酸构成。(3)种类及功能:①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②转运RNA(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③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部分。
2.转录的过程(1)解旋:DNA双链解开,暴露碱基。(2)配对: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模板――解开的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原料――游离的核糖核苷酸。(3)连接:酶――RNA聚合酶;结果――形成一个RNA。(4)释放:合成的RNA从DNA上释放,DNA双链恢复成双螺旋结构。3.翻译的过程(1)起始:核糖体与mRNA结合,tRNA上的反密码子识别起始密码子并配对。(2)运输:tRNA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将携带的氨基酸置于特定位置(3)延伸:核糖体沿m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由对应tRNA运输相应的氨基酸回到延伸中的肽链上(一个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4)停止:当核糖体到达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合成停止。(5)脱离:肽链合成后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
与转录和翻译有关的3点易错点(1)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2)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3)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没有A—T,而是A—U。
重难点探究
X基因和Y基因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A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乙烯含量高于其他组B
备考启示
料来自,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5)结合上述研究,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为。逆转录mRNA转录蛋白质该患者的体细胞mRNARNA—DNA—mRNA—蛋白质
(2016年海南卷,13)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C
下图表示果蝇胚胎胚轴中5种蛋白质的浓度分布。己知A蛋白和B蛋白都能激活Q基因的表达,C蛋白和D蛋白都能抑制Q基因的表达。科研小组检测果蝇胚胎中的这四种蛋白,发现甲、乙、丙、丁四个变异胚胎各缺少其中一种蛋白,分别是A蛋白、B蛋白、C蛋白、D蛋白(尚未检测Q蛋白及其它物质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A蛋白和B蛋白激活Q基因表达的时期和机理都相同B.乙胚胎中B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C.丁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Q蛋白浓度较高D.若变异胚胎是基因突变所致,则突变发生在起始密码处B
RNA聚合酶核糖体线粒体ATP、氨基酸、tRNA,酶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一套遗传密码ADS酶基因,CYP71AV1基因FR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