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措施来平衡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2020年,中国政府在
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圈中
B.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有效减轻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
D.植树造林和禁止利用森林资源是实现“碳中和”有效手段
2.若遇到有疑似感染HIV的朋友因焦虑而向你求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陪同朋友及时就诊确认,尽早控制病情
B.跟朋友握手或拥抱,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安抚
C.告知朋友AIDS可以通过药物很好地控制,缓解其焦虑
D.建议朋友将衣物和生活用具进行消毒,防止HIV通过空气传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科研人员在某地区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动植物种类较少、结构简单,动物多为挖洞或奔跑类型。该生态系
统中二氧化碳与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3.该地区所呈现出的群落类型可能为()
A.森林B.草原C.荒漠D.苔原
4.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成分甲中的生物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代表二氧化碳,沿着甲→丙→丁传递实现了碳循环
C.甲、丙、丁构成生物群落,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很小
D.丙代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5.血液检测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第1页/共10页
B.血液离心后,红细胞存在于离心管下层
C.血浆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
6.在玉米地中通过人工科学补料和散养鸡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散养鸡控制害虫和杂草属于生物防治
B.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玉米地的总能量
C.鸡粪可以为玉米提供无机盐和能量,使其产量增加
D该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7.一名甲状腺疾病患者某抗体检测呈阳性,该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受体,导致甲状腺功能
减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该患者可能出现反应迟钝等症状
C.该患者体内的TSH分泌减少D.该抗体的受体位于甲状腺细胞膜上
8.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长时间的耐力运动。研究发现,血糖水平下降是持续性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重要原
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赛前1-3天可适当增加高糖食品的摄入,提高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储备量
B.赛中可适时补充能量棒、能量胶等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血糖一定的水平
C.比赛初期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血糖水平可能暂时上升
D.比赛后期肌糖原分解补充入血糖,缓解由中枢神经系统供能不足引起的疲劳
9.研究发现蝗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干旱条件下,蝗虫会产生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它能吸引不同
发育阶段和性别的蝗虫,诱导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聚型,且其作用效果随种群密度增
加而增加,最终形成蝗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散居型和群聚型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使用4VA后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发生变化
C.4VA对蝗虫种群密度的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
D.蝗虫的聚集体现了行为信息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全球戒烟人数逐渐增加。数据显示,戒烟后吸烟者体重普遍增加与烟草中的尼古丁
有关。尼古丁对于机体生命活动的部分影响机制如下图所示。
第2页/共10页
10.据图分析,尼古丁刺激POMC神经元后,会发生的是()
A.兴奋时膜外Na+浓度低于膜内
B.兴奋部分膜内电位由正转负,形成动作电位
C.POMC神经元细胞膜依靠受体接受尼古丁信号
D.尼古丁刺激导致POMC神经元对尼古丁的吸收量增加
1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尼古丁能使机体产生饱腹感,与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均有关
B.戒烟后,“饱腹感”神经元调节作用增强,个体食欲增强
C.长期吸烟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且糖尿病患者戒烟的难度较小
D.POMC神经元将兴奋直接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至“饱腹感”神经元
12.尿崩症是一种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分为由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垂
体性尿崩症和由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敏感性缺失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