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课件_草巷口.pptx
文件大小:7.17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57千字
文档摘要

草巷口;;“过去,我们那里的民间常用燃料不是煤。除了炖鸡汤、熬药,也很少烧柴。平常煮饭、炒菜,都是烧草,——烧芦柴。这种芦柴秆细而叶多,除了烧火,没有什么别的用处。草都是由乡下——主要是北乡用船运来,在大淖靠岸。要买草的,到岸边和草船上的人讲好价钱,卖草的即可把草用扁担挑了,送到这家,一担四捆,前两捆,后两捆,水桶粗细一捆,六七尺长。”“从大淖往各家送草,都要经过一条巷子,因此这条巷子叫做草巷口。”“草巷口在“东头街上”算是比较宽的巷子。”;目录;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作者小传;汪曾祺对故乡感情深厚,创作出《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一系列高邮题材作品,将风土民俗、市井生活、掌故传说、人间性情娓娓道来,有散文化的从容、自由与温和,呈现出如日常生活般的自然形态,语言简洁质朴,如话家常却意味隽永。创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的夜晚》《晚饭花集》《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等。今有《汪曾祺全集》。;让我们走近汪曾祺……;作品解析;作品解析;汪曾祺不仅善写物,还善写人,他善于抓住市井小民身上的一两个特点,比如文中香烛店老板和他的媳妇儿,澡堂子里的客人们,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他们的相貌特征和精神气质。

小香烛店的老板(他也算是“老板”),人物猥琐,个儿矮小,而且是个“齉鼻子”,“齉”得非常厉害,说起话来瓮声瓮气,谁也听不清他说什么。他的媳妇可是一个很“刷括”(即干净利索)的小媳妇,她每天除了操持家务,做针线,就是糊“箱子”。

有些人烫了澡(他们不怕烫,不烫不过瘾),还得擦背、捏脚、修脚,这叫“全大套”。还要叫小伙计去叫一碗虾子、猪油、葱花面来,三扒两口吃掉。然后咕咚咕咚喝一壶浓茶,脑袋一歪,酣然睡去。洗了“全大套”的澡,吃一碗滚烫的虾子汤面,来一觉,真是“快活似神仙”。;汪曾祺创作多以高邮故地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为题材,他特别重视散文这一文体,主张要向中国古代的文章学汲取资源,强调“文气”比“结构”更重要。这个“文气”,既表现为形式上的“为文无法”,又表现为一种思想情感层面的追求,即它是从作家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出发,并融合了他对市井小民生活世界的深切理解和蔼然同情。

汪曾祺散文中的很多素材,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小说中,从而构成了一种“互文”的关系,比如这篇《草巷口》中的“源昌烟店”在《异秉》中就出现过,茶炉点的老板金大力也被他写进了小说《故乡人》系列中,这也是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作品解析;2.“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绘画表现手法,即不加任何润色和装饰,只是单纯地描绘一个形象或场景。白描的特点主要是:不写背景,只突出主题;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3.“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而言,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即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4.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国文系,是沈从文的入室弟子,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对汪曾祺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汪曾祺对沈从文佩服得无以复加。

;思考练习;扩展阅读;6.《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师生情》,/s?id=1694292452293216848wfr=spiderfor=pc

7.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s?id=1763614858799871398wfr=spiderfor=pc

;同学,这些书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