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课件_赞美.pptx
文件大小:9.27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66千字
文档摘要

赞美;配乐诗朗诵

《赞美》;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作家小传;外来艺术的营养,诗作充满了象征和思辨,同时他深深扎根于民族苦难深重的现实土壤中,显示出坚韧的人格力量和生命关怀精神。总之,穆旦诗歌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民族性,表现出既冷峭又沉雄的整体风格。代表作品有《被围者》《玫瑰之歌》《诗八首》《赞美》等。此外,还翻译了一批俄国和英国作家的作品,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同样影响深远。

;作品解析?写作背景;人民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作品解析?写作特色;实见闻,又寄托了诗人熔“悲痛、幸福与自觉、负疚”(袁可嘉语)为一炉的复杂心境。诗作不是简单的对觉醒和坚韧的底层民众们的赞歌,而是一种哀歌与赞歌的交响,这也是穆旦独特的审美方式的体现。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陆耀东《中国新诗史》第3卷:“《赞美》一改一般“抗战诗歌”廉价的感情宣泄和直抒胸臆式的大喊大叫,将深沉的爱国情感融于独特的象征、意象以及陌生化的句法、语言当中,独具一格,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品解析?补充解释;2.穆旦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20世纪40年代初期,闻一多编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译《中国现代诗选》在伦敦出版,其中就选译了穆旦诗九首。1952年,穆旦的两首英文诗被美国诗人赫伯特·克里克莫尔(HubertCreekmore)编选入《世界名诗库》(ALittleTreasuryofWorldPoetry),同时入选的其他中国诗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诗作的艺术风格、诗学传统、思想倾向和文学史意义,在20世纪40年代就被一些诗人和评论家较为深入地讨论着,并被介绍到英语文学界。;3.现代诗人、评论家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纪念穆旦逝世十周年》:“穆旦佳作的动人处却正在这等歌中带血的地方。本来无节制的悲痛往往沦为感伤,有损雄健之风,但穆旦没有这样,他在每个诗段结束处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宏大呼声压住了诗篇的阵脚,使它显得悲中有壮,沉痛中有力量。赞歌人人能唱,但会唱带血的赞歌者却不多。“;思考练习;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