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撒豆子实验求概率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39.0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千字
文档摘要

数学活动撒豆子求概率

【设计理念】

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何概型求概率的意义,拓宽对概率的认识,并且进一步体会到频率估计概率方法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获得“豆子落在区域C”的概率.

2.通过试验,体会频率估计概率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圆盘;豆子若干。

【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1:如何让洒落的豆子均匀分布在圆盘上?

核心问题2:落在不同区域豆子数量的比与区域面积有什么关系?

核心问题3:怎样估计“豆子落在区域C”事件的概率?

【活动过程】

课前导入

在如图所示(A,B,C三个区域)的图形中随机地撒一把豆子,豆子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大?今天我们就来做试验估计豆子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课堂情境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先指导学生记录试验结果,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每组试验20次,并将各组的试验结果统计在一起.然后提问:

(1)对照多次试验的结果,落在A,B,C三个区域中豆子数的比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上述比与A,B,C三个区域的面积有何关系?

(3)这表明落在A,B,C三个区域中豆子数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获得真实数据,并对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发现落在A,B,C三个区域中豆子数的多少与每个区域的面积大小有关.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与稳定性特征。

问题如果将“豆子落在区域C”记作事件W,请估计事件W的概率。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根据频率估计概率,落在区域C中的豆子数与落在A,B,C三个区域中豆子总数之比,可以作为“豆子落在区域C”的概率。

设计意图:通过频率估计几何概型试验中的概率,使学生体会频率估计概率是求概率的一般方法。

活动小结

回顾本节课实验内容,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中试验的概率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得到的?

(2)你觉得试验在求概率中有何作用?

(3)你觉得概率在生活中对你有何帮助?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概率的真实性,这是一个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学生没有学过此概率模型,理解上会有难度,根据图形引导学生知道用落在相应区域的豆子数与整个区域的豆子数的比估计概率,进而与相应区域的面积对比,发现区域面积与豆子落在该区域的概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