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理论试题范围
1、在诊断活动中,至少应当同步使用几种措施查对患者身份?
(至少2种以上。)
2、在查对患者身份时应使用哪几项内容进行查对?
(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病历号、床号等)
3、在查对时哪些患者应由患者陪伴人员陈说患者姓名?
(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说自己姓名的患者,应由患者陪伴人员陈说患者姓名。)
4、在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时严禁使用什么方式作为身份识别的唯一根据?
(严禁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根据。)
5、哪些科室必须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等科室必须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6、用什么来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7、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要针对的重点科室是:
(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重点科室。)
8、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要针对的重点患者是:
(意识不清、急救、输血、不一样语种语言交流障碍、传染病、药物过敏的患者。)
9、只有在什么状况下方可使用口头临时医嘱?
(紧急急救状况下方可使用口头临时医嘱。)
10、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怎样执行并记录?
(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补记。)
1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哪三方执行的?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
12、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包括哪些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
13、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是多少?
(≥95%)
14、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应在什么时间填写?
(手术结束后填写)
15、“三步安全核查”各在什么时间进行?
(第一步:麻醉实行前、第二步:手术开始前、第三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16、为保证手术安全必须制定哪两项制度和流程?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17、特殊管理的药物包括哪些?
(麻醉药物、精神药物、放射性药物、医疗用毒性药物及药物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物。)
18、住院患者口服药怎样发放?
(应由医师下达医嘱,由药学技术人员统一摆药,护士准时发药,保证患者服药到口。)
19、医院环境防跌倒安全措施包括哪些?
(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等。)
20、哪些患者应积极告知跌倒、坠床危险?
(小朋友、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等病人。)
21、怎样采用合适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
(警示标识、语言提醒、搀扶或请人协助、床挡等。)
22、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至少是多少?
(风险评估率≥90%。)
23、对于坠床或跌倒有关人员必须知晓哪些内容?
(有关人员知晓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处置及汇报程序。)
2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汇报制度的知晓率是多少?
(知晓率≥95%。)
25、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汇报不良事件至少多少件?
(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汇报不良事件至少≥10件)
26、怎样贯彻防止压疮的护理措施?
(有防止压疮的护理规范及措施;护士掌握操作规范。)
27、新的护理模式规定护士对患者提供怎样的护理服务?
(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28、新颁布的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几年?
(五年)
29、对执行给药医嘱的护士有哪些规定?
(必须是通过资格认定及有关培训的护士才可执行给药医嘱。)
30、何为注册护士?
(注册护士是指按照《护士条例》获得护士资格并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31、注册护士根据有关规定可以获得哪些专业技术职务?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的专业技术职务。)
32、护士根据处方或医嘱给药时须对药物哪些内容进行查对与检查?
(药物名称、使用方法用量、给药途径、药物效期、外观质量等进行查对与检查。)
33、住院患者治疗时护士与否可使用患者自带药物?
(一般不得使用患者自带药物,确需使用时应符合医院的有关规定并有医嘱,同步要据实记录。)
34、医院护理工作管理目的有哪些?
(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培养、设备更新等护理工作目的。)
35、什么样的护士不得从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
(未经执业注册获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36、哪些科室护士入职规定必须执行护士准入制度?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
37、目前开展什么护理活动?
(优质护理服务。)
38、护士岗位阐明书包括哪些内容?
(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岗位技能规定、工作原则、考核原则等。)
39、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分为哪几类?
(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
40、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职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