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救应急能力培训.pptx
文件大小:7.7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79千字
文档摘要

急救应急能力培训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2

急救核心技能

01

应急基础知识

03

急救设备使用

04

特殊场景处置

05

应急演练方法

06

能力维护机制

应急基础知识

01

急救概念及意义

掌握急救组织体系、通讯联络、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基本构成,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急救体系构成

急救原则与策略

了解急救的基本原则,如“先救命后治伤”、“争分夺秒”等,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急救策略。

了解急救基本概念,明确急救在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缓解病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急救体系概述

应急响应流程

了解接警、报告的程序和要求,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接警与信息报告

熟悉应急响应的级别划分,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了解应急终止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后期处理、总结评估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应急工作圆满结束。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掌握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现场救援、医疗救护、人员疏散、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应急处置与救援

01

02

04

03

应急终止与后期处理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基本概念

了解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明确其在应急准备和响应中的重要性。

风险评估流程与方法

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掌握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

2

3

急救核心技能

02

通过按压胸腔,帮助心脏恢复跳动,维持血液循环。

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持续进行直到专业救援到达。

掌握正确的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掌握正确的吹气方法,避免过度通气,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

心肺复苏术(CPR)

CPR的原理

CPR的步骤

胸外按压技巧

人工呼吸技巧

创伤止血与包扎

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指压动脉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等。

包扎技巧

掌握正确的包扎方法,包括环形包扎、螺旋包扎、回返包扎等,以及不同部位的包扎技巧。

止血带使用

了解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常见创伤处理

如割伤、擦伤、鼻出血等常见创伤的止血与包扎方法。

气道异物处理

迅速识别气道异物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窒息等。

识别气道异物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进行适当调整。

若患者成功咳出异物,应进行密切观察,检查是否有残留异物或并发症,必要时及时就医。

海姆立克急救法

了解腹部推压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适用于孕妇或肥胖患者等无法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情况。

腹部推压法

01

02

04

03

急救后处理

急救设备使用

03

AED操作规范

AED的开机与关机

确保AED在待机状态下,按下电源键进行开机;在完成使用后,长按电源键进行关机。

贴放电极

根据AED的电极片位置提示,将电极片紧密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皮肤上。

心律分析与除颤

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当AED提示需要除颤时,确保无人与患者接触,按下除颤按钮进行除颤。

急救用品清单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量的止血药、止痛药、消炎药、抗过敏药等常用药品。

药品配备

急救包保管与检查

将急救包放置在干燥、通风、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检查药品和用品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包括医用消毒纱布、医用绷带、止血带、医用胶带、剪刀、镊子、棉球、创可贴等。

急救包配置标准

防护装备应用

手套

在处理伤口或接触患者体液时,应佩戴医用橡胶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口罩与呼吸防护

护目镜

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或进行心肺复苏等操作时,应佩戴医用口罩和呼吸防护装备。

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进行眼科急救时,应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防止液体溅入眼睛。

1

2

3

特殊场景处置

04

婴儿窒息

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快速按压的方法进行急救,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儿童心肺复苏

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流程进行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儿童骨折

用夹板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过度移动,以免加重伤害。

儿童烫伤

迅速用冷水冲洗伤口,涂抹消炎药膏并用干净纱布包裹,避免感染。

儿童急救要点

灾难现场急救原则

确保自身安全

在灾难现场,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成为被救援的对象。

寻求安全区域

尽快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区域,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紧急呼救

拨打急救电话,报告灾难情况和伤者状况,请求救援。

紧急处理伤口

对伤口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等,以减轻伤者的痛苦。

立即停止摄入毒物,用清水漱口,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