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废旧石墨提纯工艺规范-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15.9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12千字
文档摘要

标准草案编制说明

基本信息

标准草案名称

废旧石墨提纯工艺技术规范

项目类型

口制定□修订

起止时间

2025.3.1-2025.4.1

标准起草单位

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组成员

周向阳、唐晶晶、周成坤、陈松、郝江楠、王原、周进辉、曾子高、王恒

项目调整情况

背景、目的和意义

背景

随着锂电、光伏等行业的发展,废旧石墨产生的量将越来越大。废旧石墨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通过为负极使用量的5%左右)、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即报废负极)、光伏组件的报废行业(即废旧石墨组件)以及钢铁冶金过程(即废旧石墨电极)等行业。以锂离子电池行业为例,2023年产生的废旧石墨量大约30万吨(近10万吨来自电池生产过程的边角料,近20万吨来自锂电回收行业);2024年锂电行业的废旧石墨产出近40万吨;随着锂电退役潮的来临,废旧石墨的量还将快速增长。显然,废旧石墨数量惊人,若处置不当,不仅会造成石墨这一战略资源的浪费,还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目的

废旧石墨要再生利用,提纯是关键。然而,目前废旧石墨提纯领域缺乏统一标准。因此,制定此建议书所述标准,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外这一板块的空白,促进石墨行业健康发展,而且,通过该标准还可规范技术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实现废旧石墨高质化利用,助力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意义

基于废旧石墨高质化利用需求与循环经济战略,特申请立项本标准。标准旨在全面规范废旧石墨提纯工艺,明确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设备和质量标准。通过标准化生产,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为废旧石墨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保障和标准引领,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简况

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务分工

1)撰写指导和修订:周向阳、唐晶晶

2)立项、标准申请、会议主持、进度把控、统稿:周成坤

3)与标委会、电池协会等联系沟通:周进辉

4)预处理部分撰写:陈松、郝江楠、王原、曾子高、王恒

5)提纯工艺部分撰写:陈松、郝江楠、王原、曾子高、王恒

6)成品工艺部分撰写:陈松、郝江楠、王原、曾子高、王恒

主要工作过程

1)2025年3月1日前:完成《废旧石墨提纯工艺技术规范》标准立项;

2)2025年3月1日—2025年3月20日:完成《废旧石墨提纯工艺技术规范》草案撰写;

3)2025年3月20日—2025年3月27日:组织会议讨论,完成完成《废旧石墨提纯工艺技术规范》草案修订;

4)2025年3月27日—2025年4月1日:提交标委会,广泛征求行业专家、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并根据反馈进行完善。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标准编制原则

合法性原则

团体标准的内容不得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相抵触,确保在法律框架内制定和实施,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涉及专利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处理好专利与标准的关系,保护知识产权。

先进性原则

指标和技术要求应反映行业的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引导行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技术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提升团体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标准的技术内容要有科学依据,确保准确、可靠、合理。

制定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如实验验证、数据分析等,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实用性原则

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便于实施和操作,能解决行业内的实际问题。

内容表述应清晰、准确、简洁,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语言,方便使用者理解和执行。

协调性原则

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协调,避免冲突和重复,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行业发展。

团体标准内部各部分之间要协调一致,在术语、符号、指标等方面保持统一。

开放性原则

向所有相关方开放,欢迎不同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参与编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反映各方利益和诉求。

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保持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规范性原则

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编写,保证标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在标准的结构、格式、编号等方面遵循规范,便于标准的管理、使用和传播。

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石墨产业情况

石墨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电池、冶金、化工、光伏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以下是石墨产业的主要情况:

1.1资源分布

全球石墨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巴西、印度、土耳其等国家。中国是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

1.2应用领域

电池行业:石墨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料,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