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地一
1.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高楼林立”,一片“繁华”。一提到乡村,我就会想到:“肥沃”的土地上庄稼长得葱葱茏茏,一望无际。(城市乡村不同的描写)
2.在城市中,一到晚上,“灯火辉煌”华灯“璀璨”,漂亮极了。乡村的夜晚,则有一种“静谧”之感,夜晚蛐蛐在叫,萤火虫在飞,星星也格外明亮,乡村的夜是迷人的。(城市乡村不同的描写)
3.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而乡下的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带来的是惬意、祥和的氛围。(城市乡村不同的描写)
第一幅:远处的高山,近处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构成了美丽的草原风景图。(先分项后总写)
第二幅:淙淙的溪水,茂密的草木,高低错落的山峰,欢唱的鸟儿,绘成了一幅吗美丽的山水风景图。(先分项后总写)
第三幅:1.高高的教学楼,环形的跑道,碧绿的草地,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先分项后总写)
2.琅琅的读书声,宽阔的操场,奔跑的同学,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先分项后总写)
园地二
参考答案: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仿写: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2.狗的嗅觉十分灵敏,犬类的嗅觉大约是人类的四十倍。
3.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几十头肥猪那么重。
4.太阳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5.这个洞有碗口那么大
参考答案:(先总写,再分述)
1、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远处有连绵的青山,近处有清澈的小河,河边还有一片金黄的稻田。
2、小狗非常聪明:它会自己开门,能听懂主人的命令,甚至还会帮忙拿拖鞋。
3、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类,让人眼花缭乱。鲸鲨身长十八公尺,重达四十吨;而虾虎鱼体长只有几厘米,体重二十来克。白鲟的鼻子长长的像鱼杆一样,而比目鱼的鼻子却小的连肉眼也看不见。凶神恶煞的食人鱼以肉为食,而草鱼却只吃海藻。
园地三
一、认识古代文人
屈原陶渊明孟浩然杜甫
韩愈刘禹锡范仲淹龚自珍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战国楚诗人。屈原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他
在楚国地方文艺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华美的语言、丰富的想
象,融化神话传说,抒发热烈的情感,塑造出鲜明的形象。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
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诗人,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孟浩然(689-740),字以行,襄州襄阳人,唐诗人。其诗情怀真率,清淡幽远,
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唐诗人。他的许多优秀
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动荡衰微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宋以后被尊为“诗圣”。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世称韩昌黎。唐文学家、
哲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文学家、哲学家。有《陋室
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龚自珍(1792一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浙江仁和(今浙江)人。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己亥杂诗》。
参考答案:描写颜色的句子
1.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
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2.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浅紫的,在青翠谷欠滴的绿叶映衬下,更显得鲜艳
娇美。
3.这些桃花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白的胜雪。
园地四
参考答案:
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见
风使舵的人。
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应声虫: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冒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活泼的小狗: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整天就在你脚下跑来跑去,从不肯安静地坐下。
细心的小亮:小亮做事很细心,计算题会的几乎不错,书本、文具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从不忘带
细心的小亮:每次做好作业都要检查两三遍,连标点符号都不会放过,难怪他的作业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热心肠的老奶奶:王奶奶真是个热心肠的人,凡是左邻右舍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儿,都找她出主意,邻里纠纷也都请她来帮忙调解,人们亲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