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9
1E1300回风顺槽单轨吊吊梁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矿整体生产计划安排,为满足1E1300回风顺槽运输的需要,在1E1300回风顺槽进行单轨吊吊梁安装施工。为确保安装期间的安全与质量,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内容
(一)施工内容:
1、单轨吊轨道吊梁安装从1E1300回风巷卡轨车机尾至六部皮带机机头处;单轨吊轨道吊梁安装从1E1300卡轨车机尾至卡轨车机头处。
2、安装吊轨(单轨吊)前,首先由跟班队长对作业地点顶板及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及安全确认后方可施工作业。
3、安装轨道每组不少于3人作业(含1名掘进队打锚杆),首先使用专用平台梯子将牵引链条与顶板专用锚杆连接,登高作业时必须规范使用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4、单轨吊预安装对接位置使用专用开口环或导向滑轮固定在顶板锚杆上,使用尼龙绳绕过开口环或导向滑轮捆绑在单轨吊末端,2人负责牵引上拉,1人负责在专用平台梯子上连接单轨吊,按此方法循序起吊安装。
5、起吊时,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保持安全站位,起吊作业期间,严禁任何人员在吊物下方或受力方向通行。
(二)施工工序:
1、人工转运吊梁或道岔、施工工具、管路等→连接风水管路、施工工具→打吊挂锚杆→安设吊挂托盘、螺帽及背帽和链条、螺栓等→安设钢梁并加固定螺栓等→紧固各部位扣件→清理并撤除管路、工具等。
2、道岔与弯轨先于直轨道的安装:情况一,正常情况下按照原计划和设计先对道岔进行安装,将道岔安装后(按照要求)尽可能调平,且各悬挂链受力均匀,之后安装与其连接的过渡轨;情况二,无法确定道岔(或弯轨)安装位置或巷道未完全贯通时,事先需要预留道岔位置,预留位置前后20米范围内直轨道不得安装,待道岔(或弯轨)安装完毕后在安装此范围内的轨道。
(三)单轨吊轨道吊挂方案及施工方法:
1、单轨吊轨道吊挂方案
(1)施工时,严格按照顺序施工,如条件变化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方向(道岔、弯轨除外)。
(2)在巷道顶板上拉好线绳,每隔3m、2.4m或其他尺寸(根据所选轨道长度)在顶板上使用红色或其它有色染料做出标记,便于打顶板吊挂锚杆,保证施工质量。
(3)在巷道顶板上横向打2个眼并安装2根Ф22×2300mm(顶板为全岩石时长度不小于2300mm,部分为岩石时长度不小于2000mm)以上的全螺纹无纵肋锚杆等强金属螺纹锚杆,每根锚杆使用3根锚固剂,锚深不小于1700mm,在顶板岩石中锚固长度不小于1300mm;锚固力不小于100KN/根(不同巷道条件数值有所不同)。
(4)两根锚杆吊挂眼间距大于210mm小于230mm(根据实际到货底座眼距确定),两组吊挂的中心距为3m、2.4m或2m等,要求锚杆构件完好,锚杆外露150-300mm左右,特别位置打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工轨道短节节头或合岔梁。
(5)铺设轨道的中心线根据巷道偏中线施工,但轨道中心线距巷帮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00mm,轨道底面距离巷道底板的距离不小于2800mm,巷道高度因摆放设备等不能满足时,敷设的导轨以顶板最高点为准,确保机车能够正常运行,拐弯处距巷帮最小距离不小于1200mm,曲率半径不小于6000mm。
(6)打锚杆吊挂轨道时,当遇含有淋水段、复合顶板段、顶板破碎段及锚杆锚在煤层中对锚杆锚固长度在岩石中不能满足1300mm时,需深打眼将锚杆吊挂改为使用锚索加托盘再用40T链子通过托盘吊挂,此时两根锚索并在距离锚索300mm左右外加一根锚杆作为二级保护。
2、轨道铺设方法、吊座、悬挂点
(1)每个吊座使用2根锚杆固定,使用一条直径至少是20mm×100mm以上的高强度螺栓把链条固定在悬挂板上,使用大吊环套在链条的下端,再使用直径至少是20mm×100mm高强度螺栓将轨道固定牢固,吊梁距巷道顶板高度超过1000mm时需用U型环连接链条。
(2)在巷道安装轨道,必须每个悬挂点使用吊座(悬挂板),应避免圆环链直接与锚杆或锚索连接。
(3)每个吊座与两个锚杆或锚索连接,每两个锚杆或锚索间距为220mm,且锚杆或锚索必须在轨道正上方,不要频繁出现扭曲,在角度比较大的地方使用短的拼接轨道(1.2m或1.5m)过渡。
三、技术要求
1、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型号规格轨道,道岔的轨道要与线路轨道型号一致。
2、轨道接头误差。接头间隙:下轨面正常1~3mm,最大≤4mm,曲线段不得大于1mm;上轨面间隙≤10mm;高低和左右允许偏差分别为≤2mm;允许单根轨道垂直夹角≤2.5°,水平夹角≤±1°
3、轨道倾斜偏差:安装完毕后的轨道轨道线路悬挂标准与偏差,安装时轨道线路保持好直线度,其极限偏差是轨道接头垂直夹角α≤5°;轨道水平方向的极限偏差β≤±1°
4、悬吊误差:施工前,由地测科放线安设悬挂中心线激光,悬挂轨道的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