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公司为何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A.符合劳动法
B.符合公司政策
C.公司章程规定
D.符合法律规定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公司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原因的题目。A选项“符合劳动法”表述不够全面,劳动法只是众多法律中的一部,仅提及符合劳动法不能涵盖所有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B选项“符合公司政策”,公司政策是公司内部制定的规则,其效力和权威性低于法律,且公司政策也应在符合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所以符合公司政策并非公司必须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原因。C选项“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的自治性文件,同样要以法律规定为准则,它本身不能成为公司必须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核心依据。D选项“符合法律规定”,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公司作为社会的经济主体,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公司的义务,这从根本上规定了公司必须履行该责任。因此,正确答案是D。
2、公司股份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何数额?
A.市场价值
B.公司章程规定的金额
C.股份面值
D.股东会决议的数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股份发行价格的规定。《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A选项,市场价值是股票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它会随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波动,公司股份发行价格不能以市场价值为下限标准,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公司章程主要规定公司的基本运营规则、股东权利义务等内容,一般不会规定股份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的数额,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如上述法律规定,公司股份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股份面值,该选项正确。D选项,股东会决议主要针对公司重大事项等进行决策,但股份发行价格不得低于股份面值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并非由股东会决议来决定下限数额,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
3、为了规范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加强对其监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是依据哪一部法律制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制定依据。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等,并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制定依据,所以A项不符合要求。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的法律,与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的直接关联性不大,不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制定依据,所以B项不正确。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等,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属于公职人员范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为了规范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加强对其监督,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制定的,所以C项正确。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对民事关系进行全面规范的法律,主要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的制定依据不相关,所以D项不合适。综上,本题答案选C。
4、股东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公司章程时,股东可以请求什么?
A.法院撤销决议
B.董事会解释
C.公司清算
D.股东会复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股东会决议瑕疵时股东的救济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A选项符合法律规定,当股东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公司章程时,股东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决议。B选项,董事会解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股东会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公司章程的问题,也不是法律赋予股东的救济途径,所以该选项错误。C选项,公司清算是公司解散时,为终结现存的财产和其他法律关系,依照法定程序,对公司的财产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理、处分和分配,以了结其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剥夺公司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与股东会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形无关,所以该选项错误。D选项,股东会复议并非股东在这种情况下的法定救济途径,不能有效保障股东合法权益,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5、公司债权人在公司清算期间的债权优先于谁清偿?
A.股东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