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湖南省普法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
A.人民
B.政府
C.政党
D.社会
答案:A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起施行。
A.2020年5月28日
B.2020年10月1日
C.2021年1月1日
D.2021年5月28日
答案:C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不满()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十四周岁;十六周岁
B.十二周岁;十四周岁
C.十三周岁;十五周岁
D.十五周岁;十七周岁
答案:A
4.某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向银行贷款500万元,还款期限为2年。该贷款需要提供担保,下列可以作为保证人的是()。
A.某公立大学
B.某企业法人
C.某县财政局
D.某公立医院
答案:B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C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
A.国际标准
B.行业标准
C.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D.地方标准
答案:C
7.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的工时制度。
A.8;40
B.8;44
C.10;40
D.10;44
答案:B
8.不动产登记,由()的登记机构办理。
A.不动产所在地
B.不动产所有人住所地
C.不动产使用人住所地
D.不动产交易地
答案:A
9.下列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B.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D.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答案:C
10.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答案:C
二、多选题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以下属于“十一个坚持”内容的有()。
A.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ABCD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
A.自然人
B.法人
C.非法人组织
D.国家
答案:ABC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通报批评
B.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C.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D.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答案:ABCD
5.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答案:ABCD
6.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答案:ABCD
7.下列属于物权的有()。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担保物权
D.债权
答案:ABC
8.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答案:ABCD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坚持的原则有()。
A.保护优先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损害担责
答案:ABCD
10.下列关于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B.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C.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D.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