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探索与实践
何炳荣张俊平马文伟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为例,研究了高职院校在企业纳税实务课程中构建思政资源库的重要性、目标与原则、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以及建设途径。并且通过实践操作,探索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实现课程思政与企业纳税实务课程的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内容,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0.42;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5-193-02
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实现课程思政与企业纳税实务课程的深度融合,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旨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将纳税实务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纳税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纳税实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企业纳税案例,使学生了解企业纳税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一)思政资源库建设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企业纳税实务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国家税收政策、进行纳税申报实践的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通过对政策背景、政策实施效果的思考和挖掘以及纳税申报技能的实践,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得到充分培养,对社会责任感有较深的理解,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推进思政教育,在课程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税收是国家财政重要的来源,用以支撑国家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纳税是企业和公民的义务,是社会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贡献。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财经、税务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3.完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获得感[1]。在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具体落实到教材选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规划、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等各方面,以及在课堂讲授、技能训练、作业布置和考核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融入并付诸实践。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教学反馈反思,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和丰富教学内容。
(二)思政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在资源库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1.系统性原则。思政资源库的建设要做好总体设计和筹划,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内容组成、实现载体、实现途径、实施效果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通过思政资源库的建设,助力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人才。
2.实用性原则。企业纳税实务思政资源库的建设,要讲求实用性和服务功能,能够将思政资源科学合理用于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内容要实用、有趣、有意义,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和行业领域的战略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点,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原则。思政资源库的建设要进行创新,比如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等。在内容方面要与时俱进,积累国家时事政策、思政理论、最新税法和纳税案例等内容。技术创新方面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技术手段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入或制作相关视频、微课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在教学模式方面也要实现大胆创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