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作业指导手册
一、编制信息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人姓名]
[审核人姓名]
[批准人姓名]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二、修改记录
修改号
修改内容概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日期
-
-
-
-
-
三、内墙抹灰工程
(一)材料标准
水泥:选用强度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需通过检验方可投入使用。
石灰膏:由块状生石灰淋制而成,淋制时用孔径不大于3mm的筛网过滤。常温下熟化时间,用于一般抹灰的不少于15天,用作罩面的不少于30天。石灰膏不得含有杂质和未熟化的颗粒,沉淀池内的石灰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砂:宜采用中砂,使用前需通过5mm孔径的筛网,含泥量不超过3%,不得含有草根、树叶等杂质。
(二)施工流程
工艺流程:施工流程依次为基层浇水湿润、确定抹灰规矩、制作灰饼、设置标筋、阳角护角处理、涂抹底层灰、涂抹中层灰、窗台板及踢脚线(或墙裙)施工、涂抹面层灰以及最后的清理工作。
基层处理:抹灰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墙面凹凸过大处用1:3水泥砂浆填补或剔平。当基层为混凝土时,应先刷一道素水泥浆;当基层为加气混凝土或粉煤灰砌块时,应先刷一道107胶:水=1:5的溶液。
质量分类与工序
普通抹灰:进行分层赶平、修整,使表面压光。
中级抹灰:包括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最后表面压光。
高级抹灰:需进行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直至表面压光。
找规矩与做灰饼:首先用托线板和靠尺检查墙面的平整和垂直度,大致确定抹灰厚度,最薄处不少于7mm。然后在墙面高度约2m处、距两边阴角100-200mm的位置,用1:3水泥砂浆或1:3:9水泥混合砂浆各做一个50mm×50mm的灰饼,灰饼厚度一般为10-15mm。接着用托线板或线锤在该灰饼面挂垂直,在墙面上下各补做两个灰饼,灰饼距顶棚及地面高度约为150-200mm。用钉子钉在左右灰饼两头墙缝里,用小线拴在钉子上拉横线,沿线每隔1.2-1.5m做标准灰饼,并在上下灰饼之间抹上约100mm宽的砂浆冲筋,刮平后厚度应与灰饼一致,稍干后即可进行底层抹灰。
标筋:灰饼做好稍干后,用砂浆在上、中、下灰饼间做横向标筋,其厚度与灰饼厚度相同,宽度约为50mm,间距为1.2-1.5m。
做护角:门窗洞口及阳角应做好水泥砂浆护角,护角厚度应与墙面灰缝齐平。用1:2水泥砂浆打底,待砂浆稍干后抹成小圆角。护角的高度若无规定,一般不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抹底、中层灰
砂浆配制:底层、中层灰用1:3石灰砂浆或按设计要求配置。
抹灰操作:一般从上而下进行,在标筋完成稍收水后,先在两筋之间用力抹一层7-9mm厚的底灰,至7、8成干后接着抹中层灰。抹中层灰时,灰层比两边的标筋稍厚,然后用刮杠靠住两边的标筋,由下向上刮平,并用木抹子补灰搓平。
抹窗台板、踢脚板(或墙裙)
抹窗台板:用1:3水泥砂浆抹底层灰,厚度为5-7mm,表面刮毛。隔一天后,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层,厚度为5-7mm。面层要厚浆压光,并将上口压成小圆角,下口要求平直,不得有毛刺,浇水养护2-3天。
抹踢脚线(或墙裙):按要求的高度弹出其上口水平线,用1:3水泥砂浆抹面层,面层须厚浆压光,厚度应比墙面的灰层凸出3-5mm,上口切齐压实抹平。
抹面层灰:可使用纸筋石灰(100kg石灰膏一般加纸浆2.9kg)或麻刀石灰(100kg石灰膏中加麻刀1kg);若采用石膏灰抹面层,宜掺入缓凝剂,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内凝结。待中层灰六、七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灰,麻刀石灰厚度不大于3mm,纸筋石灰、石膏灰不得大于2mm。操作应从阴角开始,最好两人配合,一人竖向或横向薄刮一层面层灰,另一人接着沿横向或竖向找平整,并用钢抹子压实赶光,阴阳角处应用抹子捋光,并用毛刷蘸水将门窗圆角处清理干净。抹石灰膏面时,应分两遍连续进行,第一遍应涂在干燥的中层面上,石灰膏不得涂抹在水泥砂浆面层上。
(三)成品保护与注意事项
成品保护
抹灰层在凝固前应防止受冻和水冲淋。
施工人员应避免碰撞和污染已完成的墙面。
墙面内的一切预留洞不得随意堵抹,墙上的预留构件不得随意敲动、挪位及损坏。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前后应检查脚手架或凳子是否牢固平稳;脚手架严禁留设探头板,脚手板的跨度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脚手板不得超载。禁止在脚手架上放木凳木梯进行操作,如高度不够,应重新搭设,严禁搭设飞跳板。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应有可靠的隔层防护措施。
允许偏差限值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