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规定了市政道路
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总体要求、管道设计、附属构筑物设计、施工要求、管
道主体结构施工、管道附属构筑物施工、管道检测及功能性试验、安全要
求、环保要求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市政道路给排水
管道和附属构筑物的设计与施工。
本标准UNSPSC代码为“72.14.10”,由3段组成。其中:第1段为大
类,“72”表示“建筑和设施建设和维护服务”,第2段为中类,“14”
表示“重型建筑服务”,第3段为小类,“10”表示“公路和道路建设服
务”。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5年4月3日,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
用性,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草组,负责《市政道
2
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的编制。通过制订工作方案,标准起
草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调研,搜集了众多市政道路给排
水管道工程相关的标准、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着手标准制定。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2025年4月4日—4月20日,起草小组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资料,多次
召开内部研讨会,形成标准大纲,并邀请了专家和相关企业对标准进行技
术指导,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的标准编制工作重点、
标准制定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形成了共识,同时完成标准草案稿的撰写。
(3)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展征求意见
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9日,标准起草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修
改完善,包括调整基本原则内容、修改错误用词和格式等,在反复讨论和
论证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规模与
日俱增。然而,当前行业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施工管理规范缺失等问题,
导致部分工程出现管道渗漏、排水不畅、使用寿命短等情况,不仅造成资
源浪费,还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此背景下,制定《市政
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迫在眉睫。?
制定该团体标准,首要目的在于统一技术规范。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
3
工程涵盖复杂的施工环节与多样的技术应用,不同地区、企业的施工标准
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易引发工程质量隐患与安全问题。通过制定标准,
能够明确管道选材、施工工艺、安装流程、质量检验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
为工程建设提供清晰、统一的操作指南,确保无论在何处开展工程,都能
遵循一致的高质量标准,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从更广泛视角看,此标准意义深远。一方面,它能有效保障城市给排
水系统稳定运行。给排水系统宛如城市的“血脉”,规范施工技术可减少
管道漏水、堵塞等故障,保障水资源输送顺畅与污水及时处理,维护城市
正常运转秩序,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与满意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行
业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制定促使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管理,淘汰
落后工艺与技术,加速行业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同时,标准统一能增强
行业竞争力,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环境,助力市政道路给排水管
道工程行业迈向高质量、规范化发展道路。
三、标准编制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四、标准主要内容
1、总体要求
按照实际需求对规划与设计协调、管材与配件选用、工程质量与安全
4
等提出要求。
2、管道设计
依据GB50141及GB50268,规定了设计流量计算、管道布置与敷设、
管道结构设计、管道接口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附属构筑物设计
依据G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