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OC\o1-3\h\z\u一、试验目的 2
二、试验路段选址 2
三、试验路段填料 2
四、试验路段所用机械 2
五、试验路段人员配备 3
六、试验路段施工方法 4
七、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7
八、附件 11
一、试验目的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利用各种施工方法,达到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标准为止,所得到的施工方法和各种试验数据用以指导全部路基填筑施工。
试验段施工中,主要确定以下几项内容:
(1)确定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松铺系数。
(2)根据填料土的性质,确定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是碾压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3)根据填料土的性质、气候条件,确定洒水量,以控制最佳含水量。
(4)根据路基试验段的试验情况,编制路基作业指导书,为路基全面施工提供依据。
二、试验路段选址
根据对本标段路基全面考察,最终选定在DK1+050~DK1+200段作为填土路基试验段,全长150m。本路段具有代表性和参照性。本合同段的选择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0—2006)、《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三、试验路段填料
试验段所用填料来源于BK0+260~BK0+445段,最大干密度1.97g/cm3,最佳含水量13.2%,填料为砂性土,经过试验检验分析,该种填料强度、级配均符合填土路基的要求。
四、试验路段所用机械
通过试验路段使用,机械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机械设备配置见设备配置表。
设备配置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自行式平地机
PC360
1
良好
装载机
LG850
2
良好
自卸汽车
后八轮
10
良好
挖掘机
小松PC220
4
良好
振动压路机
LG520B
2
良好
推土机
SD160
2
良好
洒水车
1
良好
震动压路机
30T
1
良好
强夯机
2
良好
五、试验路段人员配备
施工人员经技术培训,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具体人员分工见人员配置及职责表。
人员配置及职责表
职责
姓名
任务划分
施工负责人
负责施工组织、班组安全教育。
现场技术负责人
负责全面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质检员
责质量控制、检测和验收。
试验员
负责现场的试验工作。
测量员
负责路线放线工作。
安全员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和安全措施的实施。
司机
负责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后八轮自卸车、挖机操作。
普工
清除杂物、路基整修。
六、试验路段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开挖→运输→卸料→摊铺→平整→压实→检测→进行下层施工。
(二)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采用新工艺,并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组织施工。见《填土路堤施工工艺框图》。
填土路堤施工工艺框图
填
填土路堤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阶段
准备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填土区段
平整区段
压实区段
检测区段
分层填土
摊铺平整
施工测量
地基处理
洒水晾晒
碾压密实
检测签证
路基整修
N
Y
(三)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试验段开工前,测量人员对线路中桩、两侧护桩进行放样,高程测量完毕,并准确定出了路基中线、坡角、路基边线以及防护坡道的位置,并做好标记,标明其轮廓。在路基横向两侧打木桩,确定观测点。测量人员应将线路中桩进行报检,由监理测量工程师抽检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段施工。为控制填土厚度,现场技术负责人从试验段起点桩号开始,每个断面左、中、右打三个桩,桩顶离地面高度为试验段预计松铺厚度30cm。
2、土方开挖
取土场路基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开挖时从上往下分层进行,采用2台挖机。
3、运输
用6辆自卸汽车运输至试验段。
4、卸料
卸料间距划石灰线方格控制,运输车辆全部采用后八轮,在路基填筑内洒石灰线方格,间距按20m3/车松铺方计算控制,按规定松铺厚度平整过程不断增补填料,根据以上数据找出车数,松铺厚度,石灰线方格间距之间的关系。松铺厚度按30cm计算,石灰网格按8m×7.5m间距控制,在填料前用石灰按照计算的方格尺寸打出方格,上料由专人指挥车辆按照方格位置均匀有序卸料。应从一头上料,倒着上。
5、摊铺
施工时采用边卸料边摊铺的施工方法。按照路基横断面全宽度纵向平行摊铺,填土松铺厚度拟控制在30cm,在试验段工作面上沿横断面卸两排土时,推土机开始摊铺、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路基每侧增加50cm的超宽宽度,松铺厚度由技术员检查每个断面左、中、右三个控制桩,并随身携带一支30cm直尺随机检查。初步控制松铺厚度。当上完土后,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按每个断面三个点布置高程测点,由测量工程师检测高程,最终控制松铺厚度。
6、平整
①初平: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初平后由人工对填料进行检查,对杂物进行清除,对于初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