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确保方法
装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关键有以下制度;
1、统一放线、检验制度
结构施工完成以后,统一测设各楼层标高基准和坐标基准,逐一房间弹设坐标十字线,作为装饰施工与设备安装统一参考系。
2、材料审批、检验制度
装饰施工单位依据装饰设计要求先购材料,递交样品报设计单位审批,防火材料须有市级或市级以上消防专业单位检验证实。材料进场时比照经同意样品检验、验收。装饰材料在安装之前须再次检验把关。
3、工序步骤交接制度
依据装饰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各工序逻辑关系编制统一工序步骤,各工序施工人员按步骤前后进行工作面。前后两道工序交接一律办理书面移交手续。上道工序施工人员撤出工作面后,下道工序对成品保护负责。
加强工种间配合与衔接。在施工中,水电等工种应与其亲密配合,设专员检验预埋孔洞,埋件等位置,逐层跟上,不得遗漏。供水、供电和排水等工程,应遵照先室外、后室内施工次序,认真做好工种及其内部衔接,并做好相互间成品保护。
4、工艺标准制度
对各装饰分项,分别编制工艺标准,下达成作业队,作为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控制依据。
5、样板间制度
用选定材料和工艺做出样板间,并经建设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建筑师或监理工程师)确定后方可按样板间标准进行大面积施工。
6、工人考评上岗制度
采取专业工长领导下专业班组劳动组织形式,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和操作培训,考评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操作。
7、质量检验、验收与奖惩制度
(1)装饰质量检验、验收包含:
1)隐蔽工程验收(凡将被外层饰面覆盖工程内容均应列入隐蔽工程项目进行检验、验收,并作具体统计);
2)工序交接验收;
3)装饰工程完工验收。
(2)装饰工程质量检验、验收程序。
(3)与装饰工程相关隐蔽工程检验项目和施工试验项目:
1)吊顶安装吊顶面板之前检验吊挂件规格、间距及龙骨规格、间距,吊顶内全部机电设备与管道规格、走向、位置、水暖、消防管道打压试验;
2)防水项目卫生间防水工程在隐蔽之前检验防水做法并做蓄水试验;
(4)奖惩
1)班组经济分配与操作质量挂钩;
2)质量不合格对奖金有否决权;
3)对质量事故责任者处以罚款或行政处分。
六、成品保护方法
1.楼(地)面工程
1.1找平层
1.1.1
1.1.
1.1.
1.1.
1.2水泥砂浆地面:
1.2.1施工操作时保护已作完工程项目,门框要加防护(见门窗保护方法),避免推车损坏门框及墙面口角。
1.2.2施工时要保护好管线、设备等部位。
1.2.3施工时对地漏、出水口等部位临时堵口,以免灌入砂浆等造成堵塞。
1.2.4施工后地面不准再上人剔凿孔洞;在养护期内房间门洞口临时封闭,并派专员看护,严禁上人;养护人员必需穿软底无纹鞋。
1.3砖地面:
1.3.1严禁在已铺好地砖地面上拌合砂浆。
1.3.2在已铺好地面上工作时注意预防砸碰损坏,严禁在其上任意丢扔铁管、钢材等重物。
1.3.3切割地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砖面层上操作。
1.4石材地面
1.4.1存放石材板块不得雨淋、水泡、长久日晒。板块立放,光面相对。板块后面支垫松木条,板块下面垫木方,在施工现场内倒运时,也要根据上述要求。
1.4.2运输板块、水泥砂浆时,要预先保护好做完墙面、门口等部位。
1.4.3试拼时在地面平整房间进行。调整板块人员要穿洁净软底鞋调整板块。
1.4.4铺贴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做到随铺砌随揩净,揩净板面用软毛刷和干布。
1.4.5新铺砌板块房间要临时封闭。当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踩踏新铺砌板块时要穿软底鞋,并轻踏在一块板块中间。
1.4.6在石材、地砖地面上行走时,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不得低于1.2Mpa。
1.4.7石材地面完工后,房间封闭,粘贴层达成强度后,在其表面要加以覆盖保护。
1.4.8油漆、刷浆等施工时用彩条布对地面进行覆盖保护,预防面层污染。
1.5木地板地面
1.5.1铺钉地板和踢脚板时,注意不要损坏墙面抹灰和门框。
1.5.2地板材料进场后,经检验合格,应码放室内,分规格码放整齐,使用时轻拿轻放,不能够乱扔乱堆,以免损坏棱角。
1.5.3铺钉木板面层时,操作人员要穿软底鞋,且不得在地面上敲砸,预防损坏面层。
1.5.4木地板铺设应注意施工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施工完应立刻覆盖,预防开裂及变形。
1.5.5地板磨光后立刻刷油和打蜡。
1.6地毯地面
1.6.1地毯等材料进场后,要注意堆放\运输和操作过程中保管工作,应避免风吹雨淋,要防潮、防火、防人踩、物压等,应设专员看管。
1.6.2要注意倒刺板挂毯条和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