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防火员模考试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参加审核是各级管理人员的基本责任,各级领导要亲自参加HSE审核工作,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至少参加对一家所属二级单位的全程审核工作。
A、年
B、月
C、半年
D、季度
正确答案:C
2.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氮
C、一氧化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氧化碳是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在火灾发生时,大量物质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至300倍,一旦吸入人体,它会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而二氧化碳虽然在火灾中大量存在,但一般情况下其毒性相对较弱,一氧化氮在火灾中不是造成人员伤亡因毒性的主要物质。
3.()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设定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演练活动。
A、综合演练
B、现场演练
C、单项演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现场演练是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设定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演练活动。综合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单项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4.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是要保证充入燃烧区内惰性气体充足,以迅速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达到()灭火。
A、隔离
B、抑制
C、冷却
D、窒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保证充入燃烧区内惰性气体充足,能迅速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因缺氧而停止燃烧,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冷却灭火一般是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抑制灭火是通过抑制自由基等反应来灭火;隔离灭火是通过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来灭火,均不符合题意。
5.泡沫的灭火主要作用是()。
A、抑制
B、窒息
C、冷却
D、隔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泡沫灭火主要是通过泡沫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是隔离。
6.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事故是指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不安全是一种状态描述,没有明确指出造成损失等后果。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或状态。所以正确答案是事故,选[A]
7.水基型灭火器出厂时间达到(),干粉、洁净气体出厂时间达到(),二氧化碳灭火器出厂日期达到()年应进行报废。
A、5年10年12年
B、6年10年12年
C、6年10年10年
D、8年10年12年
正确答案:B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移动
B、搬开
C、处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事故发生后,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处置和搬开都不能准确涵盖这种在特定原因下对现场物件采取的行动,移动更符合题意。
9.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和财产
B、生命
C、财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基本权益,同时财产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稳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安全生产法从多方面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0.各二级单位每年至少进行()次全覆盖、全覆盖内部审核;项目管理部门对重点工程的施工承包商每年至少进行()次HSE审核。()
A、一次,三次
B、一次,四次
C、一次,一次
D、一次,二次
正确答案:C
11.企业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要实行()。
A、牌板化管理
B、衔接化管理
C、精细化管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牌板化管理是将企业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以清晰、直观的牌板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员工快速理解和执行,能有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准确性,所以企业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要实行牌板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侧重于管理的细致程度;衔接化管理强调各环节的衔接,均不符合题意。
12.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