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8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216-02
《建筑工程经济》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不仅涉及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还与建筑的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1]。
一、“双碳”背景下《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建筑行业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占全球碳排放的约40%。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经济》的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双碳”背景下《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拓展
在“双碳”背景下,对《建筑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拓展是必需的。“双碳”目标提出了我国在碳排放和气候变化方面的明确任务,这对建筑行业,尤其是在建筑经济学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建筑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必须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因此,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科学原理,理解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方法,明白他们在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和影响;其次,在教授经济学原理和建筑经济学时,应当加入关于环境影响和碳排放的案例分析。传统的建筑经济学主要关注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环境影响和碳排放。然而,在“双碳”背景下,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建筑经济学需要更全面地考虑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新的内容和视角。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看到环境和碳排放因素如何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如何在实际的建筑项目中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进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seUT9PgVC+4QPrKz3Woy8VDROyMs2/t1GCfE5yENH2g=建筑工程经济》课程需要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将最新的科技和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经济学在应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2]。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碳排放和环保设计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模拟软件,如建筑能源模拟软件,来帮助学生实践和应用这些概念。通过模拟软件,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设计和分析建筑项目,观察和理解不同设计决策如何影响建筑的碳排放和能源效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同时,小组项目的使用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部分。通过小组项目,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建筑项目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可以在项目中融合绿色和低碳设计,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考虑和解决可能出现的环保和碳排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技能和经验,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评估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主要侧重于学生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在新的教学评估中,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扩大到学生对环保和碳排放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碳排放问题的重视加深,建筑工程经济学也需要跟上这个趋势,培养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学评估中需反映出这一要求,考查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是否能在实践中找到并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程项目中进行实际的建筑项目设计,并在设计中考虑环保和碳排放的因素。教师根据学生对设计方案、环保和碳排放问题的理解来对其进行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估;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来评估学生的设计和分析能力,在模拟软件中,学生将对设计方案进行能源效率和碳排放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分析结果,了解学生对分析工具的掌握,以及评估其创新和应用能力。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当今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经济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会随之不断变化,这需要教学过程中培养出能够主动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素质。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的改革,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包括他们对环保、碳排放和绿色建筑等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研究[3]。
(五)推广和实施实习和实践教学
推广和实施实习和实践教学是《建筑工程经济》课程在“双碳”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经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4]。
(六)提升国际视野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