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污染源水质监测技术规范》.pdf
文件大小:781.71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09万字
文档摘要

T/ZPMA0020—2025

污染源水质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染源水质监测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人员资质,监测设备,采样方法,数据管理,

样品保存与运输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污染源水质开展执法和日常监管的监测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DB4401/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

DB4401/T243-2024污染源污水监测现场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质监测waterqualitymonitoring

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

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来源:DB4401/T176—2022,3.1]

智能化监测设备Intelligentmonitoringequipment

利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自动采样、实时传输和数据分析的设备。

排污单位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forsewagedischarge

向外环境或公共处理设施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

[来源:DB4401/T243—2024,3.1]

4人员资质

监测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

——环境监测相关专业背景或同等学历;

——通过国家或行业认可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熟悉智能化监测设备的操作及数据管理。

监测团队应至少包括1名数据审核员和1名质量监督员。

5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备以下功能: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

——GPS定位与时间戳记录;

——动校准与故障报警;

——数据加密与区块链存储。

3

T/ZPMA0020—2025

推荐使用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化设备进行复杂环境的采样。

监测设备应由获得授权的人员进行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应保持设备外观的整洁,确保标

识齐全且有效。同时,要定期核查关键性能指标并进行记录,以保证其功能正常,从而满足监测工作的

各项要求。

对于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范畴的监测设备,应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送检,在检定合格且处于有效期内

的情况下方可使用;而对于非强制检定的监测设备,则应按照相应的校准规程,定期自行开展校准或核

查工作,或者将其送至具备资质的计量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并且,要对检定/校准结果是否

满足方法要求予以确认,只有在确认满足方法要求后,该仪器才能投入使用。

6采样方法

采样前准备

6.1.1采样人员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准备足够的采样容器和辅助用品,确保采样设备的清洁和完好。

采样容器应符合HJ91.1相关要求。

6.1.2采样前应检查采样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对于需要校准的设备,应在采样前

完成校准

6.1.3采样人员应熟悉采样点的基本情况,包括污水的排放规律、污染物的特性等,以便合理安排采

样时间和频次。

采样点位布设

6.2.1采样点位应根据排污单位的工艺流程、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排放口的位置进行合理布设,确

保所采集的样品能够代表污水的整体水质。

6.2.2对于已设置规范排放口的排污单位,应在排放口混合均匀处采样。对于排放含第一类污染物的

污水,应在产生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总排放口或法定边界外环境处采样。

6.2.3对于存在多个排放口或排放方式复杂的排污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采样点位,确保监测数

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6.2.4在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采样点,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