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号:交(站)-
项目名称:升压站场内道路硬化技术交底
交接地点
施工现场调度室
时间
年月日
交底单位
项目技术部
接受单位
现场施工队
主持人
主讲人
接受人: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升压站场内道路硬化技术交底
本次道路硬化为JD8-JD9标段,全长约30m,路宽4m,面层采用25cm厚C30自拌混凝土,底铺10~15cm碎石,其fr≥5.0MPa。
一,施工准备
1、原材料技术要求
其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已经通过检验证明合格,混凝土配合比为C30,其材料比例经监理方批准为施工可用配合比,且混凝土搅拌须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2、作业条件
基层符合要求:基层碎石铺筑厚度足够,已到设计标高,且压实度,平整度及湿润度符合混凝土浇筑条件,监理方已认可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
3、施工器械
搅拌机、磅秤、插入式振动棒、平板振动器,压纹机、切缝机
二,施工工艺
(1)弹好道路硬化控制边线,以便立模。
(2)立模
模板采用槽钢做路模,内侧及顶面应光平。
模板与基层接触无缝隙,不漏浆。
严格按照标高及位置要求支模,内外用铁桩嵌牢,内桩高出模板,以利拔除,间距1—1.5米。外桩与模板齐平,间距0.5—0.8米。弯道处内外侧铁桩适当加密,以使曲线园顺。铁桩与模板力求紧贴,如有间隙,用木楔嵌紧,不得使用石块
模板接头应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错缝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接头外侧用档板加固,长度不小于80厘米。模板接头和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每次使用拆卸后,检查、校正、然后再用。
支模完成后,在内侧薄涂一层润滑剂,可采用石灰水、掺水柴油。
(3)摊铺
混凝土摊铺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前对模板间隙、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滑情况以及钢筋位置,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混凝土拌合物的摊铺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一次进行摊铺成型。摊铺时考虑混凝土振实后的下沉量,一般取2—3厘米。摊铺振动作业应连续进行。停工在一小时以上,按施工缝处理。
(4)振捣
振捣和整平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动器,配备足够的数量及备用台数,以便轮换。
振动器时轻拖慢移,在每一位置的持续时间,以振至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沉浆、不冒气泡、表面均匀为度,不要振动过久。
振动有规律地运行,当转入第二排时与前排的搭接应重叠10—20厘米,不得漏振。
在模板、检查井以及传力杆下部,应先用插入式振动器或插钎振捣密实。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一般为15—25秒,振动时应将振动棒垂直上下缓慢抽动,插入间距不得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间距一般为10厘米左右。
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密实度和耐磨能力,在经平板振动器振实整平后,再用振动夯样板搁在纵向侧模顶上,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振动2—3遍。
(5)设缝
1)缩缝
混凝土硬结后,用金刚石或碳化硅锯片切缝。切缝须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即混凝土强度达到30%左右。切缝过早,不能形成整齐的缝边;切缝过迟,会出现在非预定位置的早期裂缝。切缝时注意不能中断冷却水的循环供应。
路面全宽范围内,切缝时用尼龙线一次挂线定位,确保线形直顺。
切缝后用水泥袋纸或其他材料,将缝暂时填充保护,防止杂质进入,影响质量。
缩缝每四米设置一道,宽10mm,深40mm。
2)施工缝
在混凝土未能铺筑至伸缝处而因故必须中止施工处设置施工缝。尽可能浇筑完成一块整板,以使施工缝能够做在缩缝位置。施工缝做法与缩缝相同,传力杆不设套管,钢筋一端涂涮沥青。
3)胀缝
胀缝两侧的三条缩缝设置传力杆。胀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或按设计角度设置。缝壁必要垂直,缝宽均匀一致,缝中不得连浆。胀缝传力杆设置,做到准确定向,传力杆用支架固定就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挂线检查,发现超差,及时校正。
(6)表面修整、找坡及压纹
用人工进行表面修整。
收浆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不少于三遍。第一遍于整平完毕约15分钟后进行(根据气候掌握)主要是排除泌水及压下石子,第二遍和第三遍继续排除泌水和进行整平抹光;第四遍是当混凝土处于初凝终止状态,表面尚呈湿润时,将混凝土表面砂浆进一步压抹紧密。
表面抹平后,用“L”形抹子修饰边角及所有接缝,整平后实缝板。在每次收浆时,将嵌缝板缓慢向上起动,再回至原位,于最后一次收浆时提起取出,注意使缝全部贯通,缝内灰浆要清除干净。
收浆在工作跳板上进行,严格站在混凝土上操作。
收浆中,严禁采用洒水、散干水泥等方法进行修整。
道路中心线两侧由内向外的坡度为1.5%。
混凝土路面压纹,在表面泌水基本排除蒸发后,用食指轻轻按压混凝土路面、能出现2毫米左右深的压痕时,即可压纹。压纹时、中途不能停顿,不得来回推拉、应一行靠一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