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综合服务楼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过程案例综述
目录
TOC\o1-3\h\u26184某中学综合服务楼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过程案例综述 1
65401.1一层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 1
219421.2二层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 15
265071.3三层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 19
180491.4屋顶楼梯间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 25
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主要是利用公式并参考表4-4中的参数进行计算,不仅要考虑建筑内探测区域的面积,还要考虑探测区域屋顶的坡度和探测区域内空间的高度,并选择出符合这个探测区域的参数A和R;首先是要根据自己建筑的设计容纳人数来确定该建筑的修正系数,Y中学综合服务楼的修正系数K取0.9,综合考虑探测区域的面积和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来计算本探测区域内所需要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再结合探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并查取极限曲线确定值。通过验算证明计算得出的探测器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并满足实际需要。
1.1一层火灾探测器的布置计算
(1)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布置
1)电气间
:;
屋顶坡度:;空间高度:
探测区域结构满足,,,查表4-4可知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由公式4.1可得:
取N=1个。保护直径m,查附录可知,选取D2线,布置形式为长方形,并根据探测区域结构和极限曲线定值,布置间距应在D2曲线范围内:
实际保护面积为
探测器布置间距和:
,
校验布置间距:
通过计算可知此探测区域内需要布置1个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布置间距为,,实际保护半径和面积均符合规范要求。
2)洗碗消毒间
:
屋顶坡度:;空间高度:
探测区域结构满足,,,查表4-4可知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由公式4.1可得:
根据实际需要取N=4个。保护直径m,查附录可知,选取D1线,布置形式为长方形,并根据探测区域结构和极限曲线定值,布置间距应在D1曲线范围内:
实际保护面积为
探测器布置间距和:
,
校验布置间距:
通过计算可知此探测区域内需要布置4个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布置间距为,,实际保护半径和面积均符合规范要求。
3)厨房
:
屋顶坡度:;空间高度:
探测区域结构满足,,,查表4-4可知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由公式4.1可得:
取N=9个。保护直径m,查附录可知,选取D1线,布置形式为长方形,并根据探测区域结构和极限曲线定值,布置间距应在D1曲线范围内:
实际保护面积为
探测器布置间距和:
,
校验布置间距:
通过计算可知此探测区域内需要布置9个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布置间距为,,实际保护半径和面积均符合规范要求。
(2)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布置
1)楼梯间
:;
屋顶坡度:;空间高度:;
探测区域结构满足,,,查表4-4可知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由公式4.1可得:
取个,保护直径,查附录可知,选取D7线,布置形式为长方形,并根据探测区域结构和极限曲线确定值,布置间距应在D7曲线范围内:
实际保护面积为
探测器布置间距和:
,
校验布置间距:
通过计算可知此探测区域内需要布置1个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布置间距为,,实际保护半径和面积均符合规范要求。
2)LT3、LT4楼梯间
:;
屋顶坡度:;空间高度:;
探测区域结构满足,,,查表4-4可知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由公式4.1可得:
取个。保护直径,查附录可知,选取D7线,布置形式为长方形,并根据探测区域结构和极限曲线定值,布置间距应在D7曲线范围内:
实际保护面积为
探测器布置间距和:
,
校验布置间距:
通过计算可知此探测区域内需要布置1个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布置间距为,,实际保护半径和面积均符合规范要求。
3)商店
:;
屋顶坡度:;空间高度:
此探测区域的,,,查表4-4可知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由公式4.1可得:
因保护直径,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可知取N=2个(N取整数),查附录可知,选取D7线,采用长方形布置,利用极限曲线确定值,布置间距应在D7曲线范围内:
实际保护面积为
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探测器布置间距和:
,
校验布置间距:
通过计算可知此探测区域内需要布置2个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布置间距为,,实际保护半径和面积均符合规范要求。
4)前室1、2
:;
屋顶坡度:;空间高度:
此探测区域中,,,查表4-4可知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由公式4.1可得:
取N=1个。保护直径m,查附录可知,选取D7线,布置形式为长方形,并根据探测区域结构和极限曲线定值,布置间距应在D7曲线范围内:
实际保护面积为
探测器布置间距和:
,
校验布置间距:
通过计算可知此探测区域内需要布置1个点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