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编制说明《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docx
文件大小:21.3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4.23千字
文档摘要

2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规划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管理、资料管理等要求。本标准为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提供标准化的支撑。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5年4月3日—4月10日,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用性,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草组,负责对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标准编制进行确定。通过制订工作方案,标准起草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调研,搜集了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相关的标准、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着手标准制定。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3

2025年4月10日—4月20日,起草小组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资料,多次召开内部研讨会,形成标准大纲,并邀请了专家和相关企业对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对《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的标准编制工作重点、标准制定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形成了共识,同时完成标准草案稿的撰写。

(3)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展征求意见

2025年4月20日—4月30日,标准起草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包括调整基本原则内容、修改错误用词和格式等,在反复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5年4月30日,标准起草组在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公开征求了意见。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建筑工程全流程管理(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解决行业粗放式管理导致的效率低下、质量隐患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可量化、

可操作的技术标准体系,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例如材料与工艺规范、数字化技术(BIM、物联网等)应用路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等,从而降低人为操作随意性,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标准注重填补传统标准在新型技术、绿色低碳等领域的空白,推动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落地,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4

该标准的实施具有多重社会与行业价值。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管理流

程和技术要求,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其强调绿色施工与资源高效利用,直接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提升社会效益。此外,标准通过与国际先进管理体系接轨,促进中国建筑行业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国际输出,同时为行业上下游协作、技术共享及公共利益保障(如工程安全、建筑耐久性等)提供统一依据,最终形成规范化、可持续的行业发展生态。

三、标准编制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四、标准主要内容

1.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规划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管理、资料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旨在控制施工噪声对周边居

5

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的影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需重点关注高噪声施工环节(如土方开挖、打桩作业、混凝土浇筑等)的噪声控制。引用此标准,明确施工噪声监测要求、设备运行时段限制及降噪措施(如隔音屏障、低噪设备选用等),以减少施工扰民问题,确保噪声排放合规,同时提升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该标准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在收集、存储、使用、共享、转让和公开等环节的安全要求,旨在保障个人信息主体的权益,防范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涉及大量人员信息(如员工档案、承包商资质、访客登记等)及智能化系统数据(如智能工地人脸识别、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等)。引用此标准,明确个人信息处理的最小必要原则、数据加密存储与传输规范、访问权限控制机制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敏感信息的安全可控。同时,规范对第三方合作(如分包商、技术服务方)的数据共享要求,强化全链条隐私保护,避免因数据违规引发的法律纠纷,提升企业合规管理能力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