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管理实施与效果用电管理
目录Contents国内外能源形势发展的需要1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潜力大2我国节电工作起步并不比国外晚3
1.国内外能源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而国民经济要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能源资源概念,学习先进管理方法,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节约有限的一次能源。
1.国内外能源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我国能源资源并不富裕,已探明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资源人均值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7%,天然气为13.2%。因此.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以煤为主油气贫乏的状况在今后二十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2.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潜力大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煤炭消费量增长0.6%,原油消费量增长3.3%,天然气消费量增长7.2%,电力消费量增长3.1%。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3%,上升1.0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2.1%,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上升0.3%,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3%,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0%,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6%。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
2.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潜力大产品单位能耗高我国8个行业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均高于发达国家,其中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序号部分行业国内平均国际先进国内外差距,%1原油加工综合能耗(kgce/t)118.3102.4+15.52炼油单位能量因素能耗(kgce/t)31.327.8+12.63火电厂供电热耗(gce/kWh)379324.3+25.84钢可比能耗,(kgce/t)784656+48.85水泥综合能耗(大中型)(kgce/t)181.3124.6+45.56平板玻璃综合能耗(kgce/重量箱)3014.1+44.27载货汽车油耗(升/100km)7.553.40+122.1
2.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潜力大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能效水平和节能技术存在的差距看,降低未来能源需求总量具有巨大潜力。我国目前的能效为33%左右,约较发达国家低8-10个百分点,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较国外高30%以上。特别是在发电技术、余能利用技术、先进高耗节能设备、重点工艺过程节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相当差距。
2.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潜力大研究表明,到2020年中国节电潜力可达2000亿kWh;年负荷曲线中最大负荷95%以上部分(高峰负荷,5000万kW)可以通过负荷管理手段削减或转移。如果再考虑一些促进DSM实施的其他激励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发电侧可以减少装机1亿kW以上。
3.我国节电工作起步并不比国外晚我国节电工作起步并不比国外晚,并已积累了某些节电成功的经验,开发并应用了不少节电新产品,有的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为实施需求侧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上述说明我国完全有条件实施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实施与效果用电管理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为宣传、鼓动及需求侧管理主计划的制定阶段。同时,确定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在国外这个阶段一般需要12~18个月时间。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实施示范工程阶段。示范工程进行的同时要进行需求侧管理主计划的具体设计,示范工程往往是边示范边摸索、边总结,为需求侧管理的全面实施积累经验。这个阶段在国外一般需要一年时间。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需求侧管理的全面实施阶段。主观因素是需求侧管理的各方参与者观念的确立和认识程度,需要能深刻认识其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影响需求侧管理实施主要因素
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需求侧管理的各方参与者观念的确立和认识程度,需要能深刻认识其长远的战略意义。
2.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用户的用电特征、电力公司的特征、市场状况、政府政策法规出台的速度和支持力度。当然,实施需求侧管理,风险也是存在的。
需求侧管理实施与效果用电管理
前言需求侧管理的效益,在降低峰荷、节电方面体现最明显。表4-2数据为美国能源部《能源月评》1992年9月发表的有关需求侧管理经济效益的数据。下面以此表为例,对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效益进行评估。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