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防雷和接地;9.1.1电气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电击:指当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使其受到伤害;
电伤:指人体器官受到电流的伤害。
2.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电流的大小;人体电阻;触电电流频率
3.触电的方式
单线触电、两线触电、跨步触电、接触电压触电、人体接近高压触电、人体在停电设备上工作时突然来电的触电。;1.过电压的种类;9.1过电压和防雷;9.1.3防雷设备;(1)避雷针(接闪杆)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避雷针高度h≤hr,如下图;避雷针在被保护物高度hx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x按下式计算:;(2)避雷线(接闪线)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为:
1)避雷线高度h≥2hr时,无保护范围。
2)避雷线的高度h2hr时,保护范围如下图所示
3)避雷线的高度hrh2hr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h0按下式计算
h0=2hr-h
;图单根避雷线保护范围;避雷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宽度bx按下式计算
式中,h为避雷线的高度;hx为保护物的高度。;2.避雷器
避雷器
(1)阀型避雷器
阀型避雷器由火花间隙和阀片组成
图a和b分别为FS4-10型和FS-0.38型阀型避雷器外形结构图。;1、上接线端2、火花间隙3、云母片垫圈4、瓷套管5、阀片6、下接线端;(2)氧化锌避雷器图示
;(3)保护间隙;3.引下线
引下线是防直击雷必不可少的器件,是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引下线的材料有热镀锌钢、铜、镀锡铜、铝、铝合金和不锈钢等。;⒈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
⑴架设避雷线
⑵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⑶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兼做防雷保护线。
⑷加强对绝缘薄弱点的保护。
⑸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⑹绝缘子铁脚接地。
;2.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内容有
⑴防直击雷
①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②独立避雷针应装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其接地体与被保护物的接地体之间也应保持一定的地中距离
③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不应设在人员经常出入的地方。;(2)进线防雷保护
;1.接地和接地装置
电气工程中的地是指提供或接收大量电荷并可用来作为稳定良好的基准电位或参考电???的物体,一般指大地。;◆高压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①电力系统、装置或设备应按规定接地;
②不同用途、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气装置或设备,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③设计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在四季中均应符合要求。;1.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的表示方法
第一字母表示电源端对地的关系:T、I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T、N
短横线后的字母(如果有)用来表示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配置情况:S、C;2.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分类
(1)TN系统: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接近导体通过保护导体与该接地点相连接。
TN-C系统
TN-S系统
TN-C-S系统;2.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分类
(2)TT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接近导体应接到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系统接地的接地极上。
(3)IT系统
系统电源端的所有带电部分应与地隔离,或系统某一点(一般为中性点)通过足够高的阻抗接地。;人工接地体大多采用钢管、角钢、圆钢和扁钢制作。一般情况下,人工接地体都采取垂直敷设,特殊情况如多岩石地区,可采取水平敷设。;1.定义:
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土壤的电阻之和称为散流电阻,散流电阻加接地体和接地线本身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2.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①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或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②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③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④在永冻土地区采用深孔(井)技术的降阻方法;
⑤采用多根导体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1.总等电位连接
2.辅助等电位连接
3.局部等电位连接;35kV变电所屋顶避雷带;35kV变电所主接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