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回家》教学设计
【课程概况】
授课对象一年级课时规划1课时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
参考教材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三单元第2课《动物回家》
本课的教材内容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并思考动物的
习性与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教材通过动物与环境画作之间的思考匹配,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小玩具的介绍制作学习,寓教于乐,在充分
教材分析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动物各自的习性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联
系,还能运用所学进行小玩具的制作,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与动手能力。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好奇心强,喜欢直观、
生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丰富,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
论理解能力有限。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动的
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对家
庭生活的思考认知。
学情分析
本单元通过完整的情境演绎帮助学生融入课堂,从学生熟悉的电影场景
入手结合动物世界的课程学习,极大调动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基于前面课程
的学习,学生对手工实践部分更为得心应手,本课聚焦于发散学生的想象思
维与创新思维,在前面学习了动物表现的基础上,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深刻理解动物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童年,同时锻炼了自我表达能力。
课程以前往“疯狂动物城的狂欢派对”为背景,学生扮演的“动物世界
向导”的身份,为动物们选择合适的道路赴宴。学生先通过小游戏猜测动物
并为其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从中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及其与生活环境之间
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通过对不同动物画作的分析,学生
设计思路观察并感知背景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白背景在画作中的作用。课堂活动结
合实践,学生先学习小玩具的制作方法,再将前面所学与之相结合,制作动
物与环境相结合的小玩具。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与动手能
力。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创作,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转变为艺术作品,既提
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兴趣。
【审美感知】:分析动物与背景的关系,理解背景在艺术作品中对主体物的
衬托与服务作用。
【艺术表现】:设计制作能够转动的小玩具,学会通过背景元素增强动物形
教学目标
象的表现力。
【创意实践】:深入理解动物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思考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
【教学重点】理解背景在艺术作品中对主体物的衬托与服务作用,掌握设计
教学制作能够转动的小玩具的方法。
重难点【教学难点】学会通过背景元素增强动物形象的表现力,深入理解动物生活
习性和栖息环境,思考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增强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启发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讨论学习法等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纸张、上色工具、木棒、胶水等,学习单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构思
环节
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情境:化身“动物1.学生自主思考,利用单元情境激
世界向导”,情境置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