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巩固)附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451.89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7.88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中国的蔚来、小鹏、理想都实现了销量的成倍增长,下图是四家车企的标志,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是2x+1>5的解 B.x=3是2x+1>5的唯一解

C.x=3不是2x+1>5的解 D.x=3是2x+1>5的解集

3、下列方程中,解为的方程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是七次三项式 D.当时,

5、如图,,,,则的度数是()

A.10° B.15° C.20° D.25°

6、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3x>5的解集,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果,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8、若,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B. C. D.无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在2、﹣2、0中,x=_______是方程2x4+x2=﹣18x的解.

2、像这样,关于同一未知数的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__________.

3、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__________.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__________,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x≥a)或x<a(x≤a)的形式.

4、在△ABC中,D、E分别是BC、AD的中点,S△ABC=4cm2,则S△ABE=_____.

5、不等式﹣5+x≤0非负整数解是____.

6、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解,则__________.

7、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审题、___________、列方程、___________、检验并答.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解不等式组:.

2、以下表格是某区一户人家2021年11月份、12月份两次缴纳家庭使用自来水水费的回执,已知污水费、水资源费等都和用水量有关,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1:

上月指数

387

本月指数

403

加减水量

0吨

水量

l6吨

污水费

16.8元

垃圾费

8.00元

水资源费

3.20元

水价

1.45

水费23.20元

违约金

0.00元

合计

51.20元

缴费状态

已缴

表2:

上月指数

403

本月指数

426

加减水量

0吨

水量

a吨

污水费

b元

垃圾费

8.00元

水资源费

4.60元

水价

1.45

水费33.35元

违约金

0.00元

合计

c元

缴费状态

已缴

(1)根据表1可知,污水费每吨元,水资源费每吨元;

(2)请写出表2中a=,b=,c=;

(3)若该用户某个月份缴纳该项费用回执中合计是89元,则该用户这个月共消耗自来水多少吨?

3、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事实上,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整数可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为分数形式呢?

例:将化为分数形式:

由于,设,即①

则②

再由②-①得:,

解得,于是得:

同理可得:,.

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

(2)昆三中地址为惠通路678号,寓意着三中学子都能被理想学校录取,请将化为分数形式,并写出推导过程(注:)

4、【数学概念】如图1,A、B为数轴上不重合的两个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我们比较线段PA和PB的长度,将较短线段的长度定义为点P到线段AB的“靠近距离”.特别地,若线段PA和PB的长度相等,则将线段PA或PB的长度定义为点P到线段AB的“靠近距离”.如图①,点A表示的数是-4,点B表示的数是2.

(1)【概念理解】若点P表示的数是-2,则点P到线段AB的“靠近距离”为______;

(2)【概念理解】若点P表示的数是m,点P到线段AB的“靠近距离”为3,则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