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件大小:353.08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7.28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是()

A. B. C. D.

2、如图,小玲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那么原正方形的边长为()cm.

A. B. C. D.

3、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3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2小时,再增加3人和他们一起做4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先安排x人工作,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5、将一把直尺和一块含30°和60°角的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如果∠CDE=45°,那么∠BAF的大小为()

A.15° B.10° C.20° D.25°

6、“九宫图”传说是远古时代洛河中的一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经常研究这一神话.数学上的“九宫图”所体现的是一个3×3表格,每一行的三个数、每列的三个数、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也称为三阶幻方,如图是一个满足条件的三阶幻方的一部分,则图中字母m表示的数是()

A.6 B.7 C.9 D.11

7、下列不是不等式5x-3<6的一个解的是()

A.1 B.2 C.-1 D.-2

8、如图,()

A.180° B.360° C.270° D.300°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m、宽100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解: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和BCFE.

设AE=xm,BE=ym,

根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组:

解得:___________

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取值范围为__.

3、用不等式表示:的不大于的3倍_____.

4、某校六年级两个班共有78人,若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那么两班人数正好相等.一班原有人数是__人.

5、“a的2倍减去3的差是一个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

6、如图,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

第1个图中有6枚棋子,第2个图中有9枚棋子,第3个图中有12枚棋子,第4个图有15枚棋子,…,若第n个图中有2022枚棋子,则n的值是______.

7、像这样,关于同一未知数的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____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解方程:

(1);

(2)

2、解方程:3x﹣4(x+1)=3﹣2(2x﹣5).

3、对于任意有理数、,如果满足,那么称它们为“伴侣数对”,记为.

(1)若是“伴侣数对”,求的值;

(2)若是“伴侣数对”,求的值.

4、如图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且各有一条边在数轴上,点对应的数分别是.正方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同时长方形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设正方形和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移动时间为t.

(1)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

(2)当S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时,求t的值.

(3)如图2,当正方形和长方形运动到点B和点F重合时,停止运动,将正方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为,点分别在线段、线段的延长线上,平分,判断和之间的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并说明理由.

5、【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发现: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O为原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a和b,点B在点A的右边(即),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线段的长).

【问题情境】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点B表示的数为,线段的中点C表示的数为x.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综合运用】根据“背景知识”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