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度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docx
文件大小:440.95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8.78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如图,在中,,点D是BC上一点,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将沿AD折叠,点C恰好与点E重合,则等于()

A.19° B.20° C.24° D.25°

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以下是参选的冬奥会会徽设计的部分图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若,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3x>5的解集,正确的是()

A. B.

C. D.

5、一只纸箱质量为,放入一些苹果后,纸箱和苹果的总质量不能超过.若每个苹果的质量为,则这只纸箱内能装苹果()

A.最多27个 B.最少27个 C.最多26个 D.最少26个

6、给出下面四个方程及其变形,其中变形正确的是()

①变形为;

②变形为;

③变形为;

④变形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下列车标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等于()

A.105° B.115° C.120° D.135°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在2、﹣2、0中,x=_______是方程2x4+x2=﹣18x的解.

2、新春佳节,小明和小颖去看望李老师,李老师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给他们分糖,李老师先东给小明1块,然后把糖盒里所剩糖的给小明,再拿给小颖2块,又把糖盒里所剩糖的给小颖.这样两人所得的糖块数相同.则李老师的糖盒中原来有_________块糖.

3、某测试共有20道题,每答对一道得5分,每答错一道题扣1分,若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设小明答对x道题,可列不等式_____.

4、如图,在面积为48的等腰中,,,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关于直线AB、AC的对称点外别为M、N,则线段MN的最大值为______.

5、2x-y=3用含x的式子表示y,得____________;用含y的式子表示x,得____________.

6、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中,最大的整数解是______.

7、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且,记.

(1)求AB的值;

(2)如图,点P,Q分别从点A,B;两点同时出发,都沿数轴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C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

①请用含t的式子分别写出点P、点Q、点C所表示的数;

②当t的值是多少时,点C到点P,Q的距离相等?

2、对于数轴上给定两点M、N以及一条线段PQ,给出如下定义:若线段MN的中点R在线段PQ上(点R能与点P或Q重合),则称点M与点N关于线段PQ“中位对称”.如图为点M与点N关于线段PQ“中位对称”的示意图.

已知:点O为数轴的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

(1)若点C、D、E表示的数分别为﹣3,1.5,4,则在C、D、E三点中,与点A关于线段OB“中位对称”;点F表示的数为t,若点A与点F关于线段OB“中位对称”,则t的最大值是;

(2)点H是数轴上一个动点,点A与点B关于线段OH“中位对称”,则线段OH的最小值是;

(3)在数轴上沿水平方向平移线段OB,得到线段OB,设平移距离为d,若线段OB上(除端点外)的所有点都与点A关于线段OB“中位对称”,请你直接写出d的取值范围.

3、(1)在图1中,已知△ABC中,∠B>∠C,AD⊥BC于D,AE平分∠BAC,∠B=70°,∠C=40°,求∠DAE的度数.

(2)在图2中,∠B=x,∠C=y,其他条件不变,若把AD⊥BC于D改为F是AE上一点,FD⊥BC于D,试用x、y表示∠DFE=:

(3)在图3中,当点F是AE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说明为什么;若不成立,请写出成立的结论,并说明为什么.

(4)在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