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分层作业(有答案) .docx
文件大小:19.7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识字与写字】

有感情地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里用“√”标示。

卜算子(bǔbo)??鲍浩然(bāobào)??浙东(zhè??zhē)?????

才始送春归(qǐ?shǐ)?眼波横(hénghèng)??盈盈(yínyíng)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释。

(1)送鲍浩然之浙东(??)A.的B.往,去。C.指示代词。这;那。

(2)欲问行人去那边(??)A.想要B.欲望C.将要

(3)才始送春归(??)A.开始B.方才C.正当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A.王观B.浙东C.鲍浩然

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A.水是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山是眉峰聚(两峰交汇的地方)。

B.欲(想,想要)问行人(在路上走的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美丽地方)。

C.才始(方才)送春归(回),又送君(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归(回)去。

D.若(如果)到江南赶上春,千万(无论如何,不管怎样)和春住。

必做题

【阅读与鉴赏】

5.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_____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

必做题

【表达与交流】

6.下列诗句与其它三句不是一类的是一项()。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你还读过哪些送别诗?写出诗句。

选做题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识字与写字】

有感情地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里用“√”标示。

√√√卜算子(bǔbo)??鲍浩然(bāobào)??浙东(zhè??zhē)?????

才始送春归(qǐ?shǐ)?眼波横(hénghèng)??盈盈(yínyíng)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释。

(1)送鲍浩然之浙东(?B?)A.的B.往,去。C.指示代词。这;那。

(2)欲问行人去那边(?A?)A.想要B.欲望C.将要

(3)才始送春归(?B?)A.开始B.方才C.正当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C)。A.王观B.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