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下第1单元语文园地
单选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徘徊(huí)玷污(diàn)倭瓜(wō)萌动(méng)
B.蒙眬(lóng)旖旎(ní)万顷(qīng)巍峨(é)
C.眷恋(juàn)无垠(yín)耄耋(dié)秉性(bǐng)
填空
看拼音,写词语。
填空
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正重其事颇副盛名光茫四射
不可剩数顶天力地相应成趣
按要求写句子
按要求完成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仿照例子说一说。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冷: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默写句子
请你写出歌颂母爱的古诗。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课内阅读。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1)AABB式描写不认真的词语:、、。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这是一个句,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句子换种说法:
(3)选文中写“我”做了的事情有。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的生活是怎样的?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课外阅读。
奇特的家书
10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少数民族,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他们几乎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
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我留意过,“多吉”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多吉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就是家书了。
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多吉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的“信”飘了出来—竟是一片树叶,只见那片叶子在空中翻转几个来回,缓缓地落到了地面上。
大家惊异地看着多吉,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我爹不在了,只有娘,但她是个盲人。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娘很想我,我也想娘,我用勤工俭学的钱,给她准备了上百个写好了地址的空白信封。我对娘说,如果她平安,就寄一片桉树叶给我。我收到信后,又将桉树叶寄回去,但不是一片,而是两片。千枯的桉树叶在水中浸泡湿润后,两片合在一起,娘就能吹出很清脆的声音。我娘说,那样的话,她就知道我平安了。她还说,桉树叶发出的声音像我呼喊她的声音……”
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比。我听到几个小女生抽起了鼻子。
那天,我第一次真切理解了这个词语——大爱无言。
(1)多吉与母亲的家书奇特之处是:娘给多吉的信是,表示,而多吉给娘的信是,因为。
(2)大家“惊异”是因为,多吉脸红是因为。
(3)“大爱无言”在文中指。
(4)短文用“奇特的家书”作为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特”一词设置了悬念,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B.多吉与母亲的家书以桉树叶互相报平安,母子深情让人感动。
C.因为他们的家书中什么也没有。
答案
1.【答案】C
2.【答案】承认;收割;耕耘;白昼;拔草
3.【答案】正—郑;副—负;茫—芒;剩—胜;力—立;应—映
4.【答案】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天气好冷啊!刮在脸上的风像刀子一样,湖里的水结冰了,人们都不愿意出门了。
(2)这里的水再清,也比不上桂林的水。
5.【答案】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答案】
(1)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拖拖拉拉
(2)反问;蜻蜒飞得那么快,是追不上的。
(3)吃黄瓜、追蜻蜒、采倭瓜花、捉绿蚂蚱
(4)自由自在,非常快乐
7.【答案】
(1)一片树叶;娘平安;两片树叶;两片树叶合在一起能吹出清脆的声音,母亲就知道多吉平安,并像听到多吉的声音一样
(2)多吉的信封里飘出的是一片桉树叶;觉得自已的信特殊,不好意思
(3)示例:虽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