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动物王国开大会》评课稿.docx
文件大小:15.1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动物王国开大会》评课稿

课上得生命涌动,教到学生心里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培养好习惯”主题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共有18个自然段,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发通知,狗熊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说清楚。学生也从狗熊四次通知中,明白了通知的要素:时间、地点、事情、参加人。

??于漪老师说:“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里,成为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课要上得生命涌动。师生生命涌动,对文本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畅通无阻。课上要生命涌动,须做到‘三激一实’,即激情、激趣、激思,主动积极进行语言实践。”马老师的课上真正做到了生命涌动,做到了“三激一实”。

???一、激情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听、说、读、写是生命活力的展现。马教师上课轻松、热情,语言温婉,娓娓道来,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焰。她的评价语太巧了。如“你真勇敢,在别人不敢举手时,你举手了。”在孩子面面相觑、课堂冷场时,马老师点了一名孩子说:“我看你的小眼睛就知道,你很厉害的,你一定会,请你来。”孩子果然信心大增,响亮回答。在小组展示环节,马老师评小组长是小勇士,又握着一组员的小手说:“我要好好握握他的手,因为他的手一直在抖,但依然勇敢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真的很棒!”“第一小组分角色朗读很成功,哪个组向他们挑战,希望你们挑战成功。”激情澎湃!

这样精彩的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扫除了学生内心的胆怯,举手更积极了,参与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这是一种从内而外,自然流露的教师素养,马老师的语言提升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力。正如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中说道“表扬孩子不要宽泛地说你真棒,你很聪明,而要表扬得具体。其实考验的是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只有老师真正融入课堂去关注每个孩子了,老师的课堂表扬才会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满足,从而拥有真正的自信。”

???二、激趣

??马老师用“复习词语”导入,形式丰富:点名读动物类的词语;男女生配合读“伸石头、做鬼脸”,男生读、女生做动作或女生读、男生做动作;小组赛读词语“通知注意十遍准时”;齐读所有词语;随机读词语。这多样的形式把枯燥的词语复习变得灵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

分角色朗读让有趣的课文更有韵味。虽然学生一开始摸不着头脑,但在马老师的激情鼓励下,他们由胆怯到跃跃欲试再到勇敢展示。马老师手把着手,一点一点教会学生方法,孩子们的表现真的越来越好,课堂更有趣味了。狗熊扮演者滑稽的动作、稚嫩的语言把狗熊的形象演绎出来,让大家觉得趣味盎然。

在指导写字“还”“连”时,马老师设置了一则通知“评选小小书法家”,实在是精巧,既激发了写字兴趣,又复习了通知要素。正式写“走之”偏旁之前又送小秘诀,让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三、激思

??马老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如“你觉得会有人来开大会吗?”“从通知中,你明白了什么?”“最后大会开成功了,有谁的功劳呢?”“比较前三次通知,你有什么发现?”以及思考探讨“狗熊为什么会这么开心?”“发通知的时候,要说清楚什么?”一个问题解决又抛出一个,孩子们渐入佳境,发言积极,很精彩。比如孩子们对比学习三次通知谈发现时,学生找得特别细致,相同的、不同处都在他们闪亮的眼中一一呈现。“狗熊为什么这么开心?”的答案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完成了任务。”“因为他学会了发通知。”“因为大会成功举行,大家都来参加了。”看孩子们的发言多棒呀。这群孩子真了不起,眼里闪着智慧的光芒,让听课的我感受到生命涌动的惊喜。

????四、实践

???大师就是操盘手,眼里、心中都是学生,以学生为重。马老师在学生因找不到句子茫茫然时,没有急着赶进度,而是通过师生配合,生生配合、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把“分角色朗读”这个学法落实到位。一遍一遍地朗读,与文本对话,一而再再而三地夯实基础。

??通过给插图排序,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然后分段落学习四次通知,对比学习、动作模仿,分角色朗读,指导有感情朗读,写字训练等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了通知的六要素。在对比中还渗透了“反复”的写作方法指导。真可谓是手把手地教,语言实践做得很扎实。

???当然,每一场教学都是一次成长的历练,也可能伴随一些遗憾与疏漏。在分角色朗读第二次通知时,马老师如果先引导孩子明确段落范围,孩子们就能有的放矢。

???“对比学习三次通知说发现”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用不同颜色标注,加深学生的印象,得出通知要有具体时间。还应该抓住“注意”这个词稍加点拨,让学生明白发通知语气要严肃、正式。

???另外,本课要落实单元朗读要求“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文中狗熊和老虎说的话中出现了较多的疑问句和祈使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体会角色当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