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蛋糕》教学设计
【课程概况】
授课对象
一年级
课时规划
1课时
参考教材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生日蛋糕》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教版美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的时光”,而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生日蛋糕》,根据教材指示本课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合作用彩泥制作生日蛋糕,开展游戏。
生日承载着学生美好幸福的回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父母、长辈和朋友们的陪伴与祝福,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爱的力量,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与愉悦。以“生日”为主题,通过彩泥制作生日蛋糕和创作命题式的记忆想象画,能够帮助儿童重温生日的美好时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玩泥和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表达对生活的感恩,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
随着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知识得以增长、认识能力得以发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他们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设计思路
情景式教学,举办“欢乐生日快闪”活动,赋予学生“生活艺术家”的身份,循序渐进掌握新知。本课的教学,重在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首先带领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生日蛋糕,了解生日蛋糕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庆祝活动中的重要性,探讨传统节日中丰盛食物与人的情感连接,接着学习蛋糕的外形、颜色、装饰手法,掌握基本的蛋糕设计技巧,最后小组合作完成蛋糕的制作,设计出独具匠心的生日蛋糕。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生日蛋糕设计,理解色彩、形状和装饰在视觉美感中的作用。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蛋糕设计技巧,包括色彩搭配、形状设计和装饰技巧。
【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生日蛋糕,体现个人的情感和故事。
【文化理解】了解生日蛋糕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庆祝活动中的重要性,能够探讨丰盛食物在传统节庆中的角色,理解食物如何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文化传承。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生日蛋糕的文化意义及其设计元素。
2、了掌握蛋糕设计技巧,用彩泥创作出独特的生日蛋糕作品。
3、培养团队意识,探讨传统节日中丰盛食物与人的情感连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设计生日蛋糕时,将个人创意与传统元素结合,形成独特的作品。
帮助学生在蛋糕的装饰和细节处理上,表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作品的美感。
理解分享的乐趣,强调生日庆祝活动中,家人和朋友的陪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体验法、讨论学习法、实践操作法、反思总结法等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作品实物
【学具准备】彩泥、彩笔、铅笔、勾线笔、胶水剪刀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构思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情境:参加“欢乐生日快闪”活动,情境置入教学,便于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
教师使用情境图片与课本小诗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生日到了乐哈哈,伙伴一齐来我家。做个蛋糕来尝尝,香甜美味人人夸!今天,我想邀请各位同学一起来参与‘欢乐生日快闪’活动,我们一起来感受生日的欢乐氛围!”
2、情景扮演,发布任务。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么踊跃地来参与我们的活动老师真的太开心啦!可是呀,‘欢乐生日快闪’的主角——生日蛋糕还没有制作好呢,各位‘生活艺术家’可否帮我一起来完成它?”
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本小诗,踊跃参与活动。
2、学生置身情境,接受任务。
情境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知识新授
环节1:丰盛的情感盛宴
画作赏析,问题探究
教师展示殷素珍的农民画《农家厨房》,以问题法带领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提问】“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喜欢以丰舞的食物来庆贺特殊的日子。同学们,画面中的人在做什么呢?这个场景你熟悉吗?能否分享你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你的感受是什么?”
连线游戏,掌握新知。
教师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带领学生探讨丰盛食物在传统节庆中的角色。
教师答疑,文化输出。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传统节日都十分了解!那你知道它们都在这些节庆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吗?”
端午节——粽子——纪念屈原,象征着忠诚和爱国精神,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祝愿。
元宵节——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代表着家人团聚和美好的祝愿。
清明节——青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对先人的怀念。
【升华】食物是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用食物来庆祝特殊的日子充满了仪式感,能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庄重和意义。
学生认真赏析画作,回忆生活情景,踊跃回答问题。
2、小组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