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黑夜》教学设计
【课程概况】
授课对象一年级课时规划1课时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
参考教材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五单元第2课《白天黑夜》
本课的教材内容以两件艺术家的作品为线索,聚焦白天与黑夜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思考画面是如何表现白天与黑夜的。教材通过对两件作
品细节的提炼,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
时让学生更能准确把我白天与黑夜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绘画阶梯。教材还设
教材分析置实践环节,让学生挑选颜色进行填色来表现昼夜,引导学生思考亮色与暗
色在画面中起到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昼夜的特征,还能将其描绘出来,在理
解亮色与暗色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创作,提升他们的艺术感知力与表
现能力。
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进行
学习,但抽象概念的理解和逻辑思维尚在发展,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学习
活动需要节奏紧凑且趣味性强。他们对自然和艺术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
表达,对具体的视觉材料(如图片、实物)和情境化任务更感兴趣,想象力
丰富,但在美术技能上尚不熟练,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需要分步指导。他们
学情分析的合作意识初步形成,能够参与简单的团队任务,但需要教师明确分工并适
当引导。
教师需要针对认知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情感的表达、以及反思与批评
的能力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生活的变化。通过不断的实践、讨论和反思,学生将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能
力和个人成长。
课程延续“完善‘生活侦探手册’”的情境,以“昼夜追踪者的身份切
入”,学生通过观察昼夜图片,了解昼夜的特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
兴趣。通过对昼夜绘画作品的对比分析,学生观察并感知艺术家是如何表现
昼夜的。教师通过对不同背景颜色的相同画作的对比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观
察思考,让学生明白亮色与暗色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表现昼夜。课堂活动
设计思路结合实践,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引导,先选择颜色对学习单上的房子进行填色,
再进一步进行白天或黑夜的故事创作,结合前面所学与亮色和暗色相关知识,
明确所要传达出来的情绪,并选择合适颜色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
们的艺术感知能力与表现能力。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创作,学生将自己的
想法转变为艺术作品,既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和创作兴趣。
【审美感知】:了解白天与黑夜的特征区别,知道表现白天黑夜的典型元素
(如太阳——月亮)。
【艺术表现】:学习黑色和亮色(如黄、白、蓝等)在艺术中的表现意义,
教学目标
掌握通过色彩对比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创意实践】:画出一幅在白天或晚上印象深刻的事情,并且自信表达,分
享故事。
【教学重点】知道表现白天黑夜的典型元素,掌握通过色彩对比来表达情感
教学
和氛围,能表现出白天或黑夜。
重难点
【教学难点】画出一幅在白天或晚上印象深刻的事情,并且自信表达。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启发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讨论学习法等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纸张、上色工具等,学习单
教学